从第一次颁奖开始,一直到今天为止,共有200多名来自全球的精英登上获奖榜单。其中,一个名叫约翰·巴丁的获奖者最为特殊,而且他是这200多人中的唯一特例。1908年,约翰·巴丁出生在美国的威斯康辛州。他的父亲是一名解剖学教授,同时还是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的创始人。他的母亲专攻室内设计,在自己的事业领域成就同样...
巴丁出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麦迪逊(Madison)市。他的父亲查理斯(Charles R. Bardeen,1871-1935)是威斯康辛大学医学院的创始人和第一任院长,是个解剖学教授。他的母亲奥尔瑟雅(Althea Harmer Bardeen,1873-1920)从事室内设计和装饰业务。家中五个兄弟姐妹里,巴丁排行第二。巴丁9岁时从小学三年班跳级进入麦迪逊公...
在此期间,他受到多位知名物理学家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在大学和之后的学习期间演讲的科学家,如约翰·冯·弗莱克、彼得·德拜和保罗·狄拉克,这燃起了他对于物理学的热爱。职业生涯与学术领导力 巴丁在职业生涯中与多位知名科学家有过密切合作,包括与爱因斯坦、韦格纳等巨匠。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进行访学期间,...
1962年9月16日至22日,第八届国际低温物理会议在伦敦玛丽女王大学举行,来自美国的物理学家约翰·巴丁获颁伦敦纪念奖[1],这是低温物理学领域的一项大奖。这里伦敦不是指会议举办城市,而是德国物理学家弗里茨·伦敦(Fritz London,1900年3月7日—1954年3月30日)。巴丁的获奖理由是,与合作者利昂·库珀(Leon Cooper,1...
约翰·巴丁(John Bardeen,1908年5月23日—1991年1月30日)是一名美国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他是唯一一个两度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人:第一次是在1956年与威廉·肖克利和沃尔特·布拉顿一起发明晶体管;第二次是在1972年与利昂·库珀和约翰·施里弗一起发明被称为BCS理论的传统超导现象的基本理论。#海外新鲜事##亿点...
约翰巴丁的故事让我知道,只要有目标,肯努力,就没有做不到的事情。 《二、约翰巴丁的传奇之路》 “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约翰巴丁就是这样一个坚守目标的人。 那是一个下雨天,我在爷爷的书房里翻找着有趣的东西。我看到了一本旧旧的科学史的书。我好奇地打开,里面就有约翰巴丁的故事。我跑去...
1908年5月28日,约翰·巴丁生于美国威斯康星州,是家中五个孩子中的第二个,从小才能出众。他9岁上三年级,觉得功课太简单,直接连跳三级,成了一名初中生。尽管年纪最小,但学习成绩依然突出,尤其表现在数学方面。巴丁在14岁的时候就已完成大学预备课程,直接升入了名校维斯康星大学。
约翰巴丁,第一个诺贝尔奖是因为他参与发明了晶体管,这个发明在生活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举个关于收音机的例子,用过的人都知道,每个电台都有相应的频率,我们可以通过调频收听不同的电台。但是,这些不同频率的信号都是混在一起传播的,如果没有一个放大信号的装置,那么就会导致你在收听评书的时候还混杂着违和的广告语...
例如,迄今为止唯一一位在诺贝尔物理学领域两次获奖的约翰·巴丁(John Bardeen),就属于个人风格“不够突出”而鲜为人知的一批人。 图片:年轻时代高智商与高颜值并存的约翰·巴丁 关于诺贝尔物理学奖 自1901年到2020年,共颁发114项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216位获奖者,约翰·巴丁两次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所以共有215人获得...
对于诺贝尔奖的难度,我想以我国为例就是很好的证明,目前我国只有两个诺贝尔,那就是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和屠呦呦的诺贝尔医学奖。可见诺贝尔奖的含金量和高度可见一斑。但是美国人约翰·巴丁,他一生获得过两次诺贝尔物理学奖是绝对的天才,与他天才名号相对应的是他的高调。他高调是因为他有高傲的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