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约翰·华生,为了证明自己关于“孩子需要爱其实只是需要食物”这个理论的正确性,竟用自己的三个亲生骨肉来做实验,最后却造成了三个骨肉一死一抑郁一流浪的悲惨结局。华生是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华生最著名的育儿理论就是早已被心理学界和教育界否定了,但现在却...
(有评论区的母亲表示,孩子的手,有不慎被夹过,母亲肯定是担心孩子的安危,所以一定让孩子知道,这个打开抽屉这个事情,是非常危险的!所以这类母亲虽然没有放老鼠夹,或者其它夹子,却是知道,孩子的手可能在自己开抽屉过程中,可能被夹住。) 2. 这孩子一身反骨,气性大,如果不从小管教,“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如果顺从...
这条经验一经推出立刻爆火,当时的人们信奉“实用主义”,华生的办法刚好可以帮父母们解决“孩子不乖”的问题,于是以这个实验结论为基础的“育儿法”像雨后春笋一样冒了出来,包括我们前面提到的“哭声免疫法”。 “哭声免疫法”源于华生的“行为主义婴儿训练法”,不管孩子怎么哭,母亲都不会第一时间将他抱起安慰,等...
他的孩子用了这套育儿法,被坑的好惨 2021-11-04 06:39:3212:231.3万 所属专辑:远方青木的故事 喜欢下载分享 下载手机APP 7天免费畅听10万本会员专辑 当前评论用户 000
【中文名】:约翰尼·李·米勒 【外文名】:Jonny Lee Miller 【其他译名】: 分享30121 注意力不集中吧 爱右右右右边 家长情绪失控,对孩子有什么影响?1920年,行为主义学派心理学家约翰·布罗德斯·华生,和他的助力罗莎莉·雷纳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了一项实验——小阿尔伯特实验。 分享3赞 西方名著同人吧 饮濁酒叹...
一直以来,我们一直在讨论天性与教养之间的关系,20世纪初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华生认为教养可以决定孩子的未来。如他所说,如果把孩子关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培养,就能让孩子发展成为理想中的人。教育当真如此吗?孩子的性格、职业、学习都可以被培养吗?那这位心理学家会如何定义培养的维度呢?一个孩子从出生到成年...
行为主义的创始人、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有一句名言:给我一个打健康的孩子,我能把他们培养成任何我想要的样子。但是当他把自己的理论应用到了自己孩子的养育时,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
上世纪,美国有一位叫约翰华生的心理学家,他创立了著名的行为主义心理学。原本一生功成名就的他,却败在了一个理论——“娃哭不抱,不哭才抱”。 叫作 他还将这一理论实施在自己的一双儿女身上,两个孩子的结局令人唏嘘: 大儿子因为忍受不了父亲的冷漠教育,多次自杀被人救了下来,30岁那年还是离开了人世。
1920年,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华生在一家医院找到了只有8个月零26天的小艾伯特。小艾伯特家里很穷,妈妈靠给残疾儿童做奶妈为生,他妈妈不懂什么是心理学,只知道让孩子做实验,一天会有一美金的报酬。 一开始,华生让小艾伯特摸各种东西,小白鼠、小兔子、小猴子、棉絮、报纸等等。对世界一无所知的小艾伯特对这些东西...
代表人约翰·华生认为,对于孩子来说,母亲的存在只是为了提供食物,来维持孩子的基本生存需要。而且孩子与母亲感情的建立,也仅仅只是通过喂奶而已。提出了一种“哭声免疫育儿法”,认为喂奶就已经可以获得孩子需要的母爱,所以当孩子大哭大闹的时候,不要尝试的去安抚孩子。用这种方法成长的孩子,才会更早的自立自强。冷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