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红山,位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东北角,红山在蒙古语中为“乌兰哈达”,乌兰为赤色、红色,哈达意即山峰,赤峰这个名字也是从“乌兰哈达”而来。红山文化因赤峰市的红山而得名。文化内涵 按照考古学文化命名的惯例,一种文化往往来自于该文化中最先发现的遗址的地名。红山文化因首次发现于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它以...
红山文化源流的研究,是建国后特别是近几十年来最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之一。学术界大致有五种意见: 一、红山文化是仰韶文化系统的原始文化,或是仰韶文化的变体; 二、红山文化继承了河北磁山文化; 三、红山文化很可能是细石器文化和仰韶文化的相互影响之后产生的新文化,含有细石器和仰韶文化两种因素; 四、红山文化是...
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发端于距今6500年前后,大约在距今5800年进入古国文明阶段,上接辽西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的形成、发展、变迁及其后续影响,是中华文明起源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重要线索。大甸子墓地出土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彩绘陶罐 本...
寻找这些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以从辽宁入手,从红山入手——发源于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被称为中华古文化的“直根系”。寻着这条根系,我们可以追溯到中华文明的古老源头,找到共同的文化之根、共同的血脉之源,从而了解我们的祖先最初是如何从蒙昧走向文明,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五千年不朽文明。牛河梁遗址:震惊世界的发现 牛...
红山文化节是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的传统活动。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红山后而得名。它以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流域为中心,分布面积达20万平方公里,距今五、六千年左右,延续时间达两千年之久。红山文化呈现出以赤峰为中心的中国古代北方文化的独特风采,令世界所瞩目。考古学发现证明红山文化作为中国古代北方新石器时期最...
作为红山文化时期最为突出的重要元素之一——龙,是中国人最亲切且最深刻的情感寄托。在此次元宝山积石冢中更是出土了一件长15.8厘米、宽9.5厘米、厚3厘米的玉龙,是红山文化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体量最大的一件玉龙,这也将为进一步深入发掘与研究中华文明起源提供充足支持。在敖汉的大地之上,红山文化的遗迹持续讲述...
目前已明确该遗址是一处集墓葬建筑与祭祀建筑于一体的红山文化遗存,也是目前所知内蒙古自治区唯一的一处南方北圆、南坛北冢的红山文化晚期建筑遗存。最新的测年数据表明该遗存属于红山文化晚期,距今5100年至5000年。其中,M15出土的玉龙是红山文化目前考古发掘出土的体量最大的一件玉龙。目前可知,北部的圆形积石冢的...
我国考古学者苏秉琦在《中国文明起源新探》一书中提到,中华文明的起源“不似一支蜡烛,而像满天星斗”,发源于辽西地区的红山文化自大凌河南下,与中原文化相融产生出以龙纹与玫瑰相结合的文化群体,迸发出文明的火花。多年来,辽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和旅游厅高度重视红山文化考古发掘和保护宣传工作,辽宁一代代考古...
红山文化坛庙冢 中华文明一象征。——苏秉琦 红山文化最早发现于内蒙古赤峰而得名,它发现于百年前,命名于70年前。在红山文化命名70周年之际,重温苏秉琦先生的这句话,能让我们更加深刻的理解这句话所蕴含的力量。筚路蓝缕70载,随着考古学者的不懈努力,考古资料的不断涌现,研究成果的日渐丰富,终于验证了这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