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红外波段(0.75~1μm):近红外波段位于红外辐射光谱的低能端,具有较高的穿透力,可在大气中传输。这个波段在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其特点包括: 生物组织透明性:近红外光在生物体中透明度较高,因此在医学领域被用于血氧饱和度监测、脑部成像等。 植物光合作用:近红外波段可用于测量植物叶片的叶绿素...
近红外波段(0.75~1μm):近红外波段位于红外辐射光谱的低能端,具有较高的穿透力,可在大气中传输。这个波段在医学、农业和工业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其特点包括: 生物组织透明性:近红外光在生物体中透明度较高,因此在医学领域被用于血氧饱和度监测、脑部成像等。 植物光合作用:近红外波段可用于测量植物叶片的叶绿素...
近红外光(Near Infrared,NIR)是介于可见光(ⅥS)和中红外光(MIR)之间的电磁波,按ASTM(美国试验和材料检测协会)定义是指波长在780~2526nm范围内的电磁波,习惯上又将近红外区划分为近红外短波(780~1100nm)和近红外长波(1100~2526nm)两个区域。近红外区域是人们最早发现的非可见光区域。技术简介 近...
近红外(Near-Infrared,NIR)的波长范围约为 700 至 2500 纳米(nm)。在这个区域,红外光线可以穿透一些常见的透明材料,如玻璃和塑料,对皮肤和某些有机物质有一定的穿透力,常用于生物医学成像、农业检测、遥感等。例如在生物医学成像中,近红外光谱学(NIRS)可用于监测组织的氧合状态和代谢情况;在农业检测方面,能用于...
红外线波段通常被分为短波红外、近红外、中波红外和长波红外四个区域。要说短波红外和近红外、中波红外、长波红外的区别,首先体现在波长范围上,其次是应用领域的不同。短波红外被广泛应用于夜视设备,因为在此波长范围中,…
这一波段的特性使得它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农业、医学、环境监测等多个领域。 在农业领域,近红外线波段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土壤分析和作物监测上。通过对土壤和作物的近红外光谱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地获取土壤养分含量、作物生长状态等信息,为精准农业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这种无损检测方法不仅可以节约时间...
@得利特开口闪点测定仪近红外线波段 得利特开口闪点测定仪 近红外线波段是红外线中波长最短的一部分,波段大约为1~3微米(也有说法是0.76~3微米或780nm~2526nm)。这个波段的光谱属于不可见波段,但可以穿透皮下深层,传热效果好,并产生细胞能量ATP和一氧化氮,对人体健康有一定贡献呢。
在环境监测领域,近红外波段可以用于热红外成像,检测环境中的温度分布,从而反映出污染物的分布情况。 三、总结 红光波段和近红外波段是传感器中的重要波段,它们在不同的应用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红光波段主要用于颜色成像和环境遥感,而近红外波段则在农业、医学和环境监...
实验原理红外光是一种波长介于可见光区和微波区之间的电磁波谱。波长在0.78~300μm。通常又把这个波段分成三个区域,即近红外区:波长在0.78~2.5μm(波数在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