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二、四方面军共同北上,在红一方面军接应下,10月先后在甘肃会宁县城和静宁县将台堡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至此,红军长征结束。 红军在长征途中,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计歼灭和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红军也付出了兵力损失达四分之三的重大牺牲...
红军长征,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历史背景 红军长征是在中国面临民族危亡的危机、抗日救亡成为全民族最紧迫的任务情况下发生的。 1933年9月~1934年夏,中央苏区红军第五次反“围剿”作战,由于中共中央领导人博古(秦邦宪)和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又名华夫,原名...
红军长征的原因,主要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为了生存,被迫实行战略转移。 我们通常所说的长征,主要是指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退出江西苏区,行程2万5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的远征历程。 需要说明的是,红二、四方面军也经历长征,其他红军部队也有机动转移。 1933年,蒋介石计划调集近100万...
根据上述行进线路。中央红军长征经过了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青海、河南、湖北、甘肃、陕西14个省。(西康省是民国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早期的一个省,所辖地主要为为现在的川西及西藏东部,多数地区是以藏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地。)红一方面军长征行程约2.5万里。红二方面军长...
长征开始于1934年10月,红军主力从江西的瑞金出发,途经多个省份,最终在1936年10月到达陕西的延安,历时两年,行程约二万五千里。出发与初期阶段:1934年10月,红军主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决定突破国民党的封锁线,开始长征。初期红军经过了湖南、贵州等地,虽然遭遇了不少困难,但红军的士气依然高昂。艰难的穿越:长征...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部队为了逃离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向西撤退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红军部队跋山涉水、艰苦奋斗,全程两万五千公里,经历了许多磨难和考验,最终三大主力军于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的结束。其中有一个小故事令我印象深刻,直到现在,这个故事还一直被别人津津乐道。长征...
红二方面军(红二、六军团):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成立于1930年7月,第六军团成立于1933年6月。1935年11月,红二军团和红六军团开始长征。1936年7月5日,红二、六军团和红三十二军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1937年8月,红二方面军和红二十七、红二十八军等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一二〇师。湖南芷江红二...
正在播放朗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朗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00:04:50 朗诵:竹石 00:00:12 朗诵:陋室铭 00:01:11 朗诵:绝句 00:00:15 朗诵: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00:00:18 朗诵:咏柳 00:00:16 朗诵:芙蓉楼送辛渐 00:00:18 朗诵:村居 00:00:16 朗诵:塞下曲 00:00:13 朗诵:夏日绝句 00:00:13 朗诵:凉...
红一方面军长征前有8.6万人,到达陕北后仅剩7千余人;红二方面军长征前有1.5万人,到达陕北后剩1.1万人;红四方面军长征前有8万人,到达陕北后剩3.7万人;红二十五军长征前有2900余人,到达陕北后兵力增至3400余人。算下来红军长征共损失兵力12.5万余人,等于每前进一公里就要有三到四名战士牺牲,能活着抵达...
红军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历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它不仅是军事上的一次战略转移,更是中国革命精神的象征。长征的历程充满了艰难与挑战,但也展现了红军战士的坚定信念和无畏精神。本文将从长征的背景、经过、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全面探讨。一、长征的背景 1930年代,中国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