纛旗,拼音:dào qí,纛旗的意思:元帅的大旗。《六部成语注解.兵部》:「纛旗:元帅之大旗曰纛旗」《三国演义》第四九回:「瑜令捉至江边皂纛旗下,奠酒烧纸,一刀斩了蔡和,用血祭旗毕,便令开船」
简体:纛旗 繁体:纛旗 拼音:daoqi 读音:dào qí 英语: 近义词: 反义词: 单字解释:纛旗 造句:暂无此词造句 组词,组成语:纛旗 纛旗解释 纛旗是什么意思词义解释来源:辞典修订版 1:元帅的大旗。《六部成语注解.兵部》:「纛旗:元帅之大旗曰纛旗。」
座纛旗,即中军座纛,杆高一丈六尺,旗大一丈,以墨绿缎为之,白绫缎为边,缨头珠络,极其华饰。此旗帜以黑缎为旗面,在五行中象征水,白边象征五行中的金,黑旗白边,一方面寓意五行金生水,另一方面,黑旗在方色中对应北方,在中国传统的天文系统“三垣二十八宿”中,黑色也象征北方玄武七宿,玄武主刀兵,故而座纛旗颜...
座纛旗,又称为中军座纛,是一种独特的旗帜。它的旗杆高达一丈六尺,旗面则有一丈大,采用墨绿色的缎子制作,边缘则以白色绫缎装饰,顶部还装饰有珠宝,显得非常华丽。这种旗帜的颜色和装饰都有着深刻的寓意。黑色的旗面在五行中象征着水,而白色的边缘则代表着金。这种黑旗白边的设计,一方面寓意着五行中金生水的理念...
@汉服百科大纛旗怎么读 汉服百科 大纛旗读作“dà dào qí”。其中,“纛”字较为生僻,单独读作“dào”,在古代指军队里的大旗,也用作帝王车上的装饰。而“大纛旗”一词,除了指这种古代的大旗外,在特定地区如桐乡大麻一带,还代表了一种传统的民俗表演艺术,这种表演艺术始于清道光时期,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
大纛旗是元帅庙会中一项武术项目。一般出去表演的队伍有四十至五十人。具体表演时有四个人在四个角上拉住绳子,中间有十余位身强力壮的壮士轮流挺旗,并配有锣鼓、彩旗。因大纛旗是属武术表演,观众中有力气大的人也可以上去比试。如果超过队伍中力气最...
中国古代军中的大纛旗是一种大型旗帜,主要用于军中统帅或主将的指挥。大纛旗是中国古代战争中的重要象征,具有多重作用。以下是关于大纛旗的 1. 标识统帅位置。在古代战争中,大纛旗往往作为军中统帅或主将的标志性物品,用以标识其所在位置。旗帜的巨大尺寸和醒目颜色使其易于辨认,从而帮助将士们在...
大纛旗含义解释 大纛旗[dà dào qí] 桐乡大麻一带农村传统的地方民俗表演艺术,始于清道光时期,至今已有150余年的历史。 大纛旗字义分解 纠错 大 拼音:dà,dài,部首:大,总笔画:3,结构:单一结构 大字解释:dà1. 在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年龄、力量、强度等方面超过一般或超过比较的对象(跟“小”相对)。
纛(音dào)是古代军队或仪仗队的大旗。大纛旗是桐乡大麻一带农村传统的民间杂技表演艺术。这一民间杂技表演始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大纛旗是每年清明时节(农历二月廿七、廿八两天)蚕花水会上的一个表演项目。 大纛旗的表演道具是大纛旗。大纛旗高1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