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菀丸——《圣惠》卷三十一 【组成】紫菀3分(洗去苗土),前胡5分(去芦头),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桔梗3分(去芦头),知母半两,百合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赤茯苓半两,柴胡半两(去苗),鳖甲1两(涂醋,炙令黄,去裙襕),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主治】热劳咳嗽,四肢无力,不能...
紫菀散(《中医治法与方剂》) 紫菀散(录自《张氏医通》) 【组成】紫菀茸60g 桔梗30g 川贝母(去心)30g 茯苓30g 人参60g 五味子15g 炙甘草15g 阿胶30g 麦门冬(去心)30g 【用法】为散,每服15g,水煎,去渣服。 【主治】虚劳肺痿,咳唾有血。 【证析】此方是为气阴两虚的肺痿而设。肺痿虽是虚证,仍以...
【别名】钟乳补肺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紫菀60克、五味子60克、生姜(合皮切)60克、白石英(研,绵裹)60克、款冬花60克、桂心60克、人参60克、钟乳(研,绵裹)90克、麦门冬(去心)90克、桑根白皮90克、大枣20枚(擘)、粳米27克。 【制法】上十二味,切。 【功能主治】主治肺气不足,...
紫菀散 【方剂组成】 紫菀30克(去苗、土)汉防己15克 桂心15克 细辛15克 槟榔22克 赤茯苓15克 桑根白皮15克(锉)大腹皮15克(锉)枳壳15克(麸炒微黄,去瓤)甜葶苈15克<微炒)木香15克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制作方法】 上药捣筛为散。 【功能主治】 治产后风虚,遍身浮肿,上气喘咳,腹胁妨闷,不思...
紫菀汤 紫菀汤中知贝母, 参苓五味阿胶偶; 再加甘桔治肺伤, 咳血吐痰劳热久。 紫菀汤出自《医垒元戎》,方中加紫菀可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常用来治疗,劳热久咳,痰中带血,也可用于治疗肺痿,肺痈。症见久咳不已,咳痰吐血,少气懒言。肺伤气损,阴虚火旺。日久伤及肺络则见...
百合紫菀汤用于伤寒百合病,似劳,形状如疟。 百合紫菀汤--《圣济总录》卷二十九 【处方】百合、紫菀(去苗土)、柴胡(去苗)、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令黄)、白茯苓(去黑皮)、甘草(炙令微赤)各等分。 【制法】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伤寒百合病,似劳,形状如疟。
八味紫菀汤 《幼幼新书》:八味紫菀汤 【处方】紫菀2两,细辛2两,甘草(炙)2两,款冬花3两,桂心1两,牡蛎1两,豉1两,竹叶1把。 【功能主治】小儿逆气而喘,久嗽伤肺。 方剂类型:解表剂、清热剂、泻下剂、祛风湿剂、祛湿利水剂、温里剂、理气剂、消导剂、驱虫剂、止血剂、活血剂、化痰止咳平喘剂、安神剂...
紫菀七味汤,紫菀七味汤 【来源】《外台秘要》卷九引《小品方》。 【组成】紫菀1.5克 五味子3克 桂心6克 麻黄8克(去节) 杏仁9克(去皮、尖,碎) 干姜8克 甘草6克(炙) 【用法】上药切碎。以水900毫升,
八味紫菀汤 八味紫菀汤--《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方》 【处方】紫菀2两,细辛2两,甘草(炙)2两,款冬花3两,桂心1两,牡蛎1两,豉1两,竹叶1把。 【功能主治】小儿逆气而喘,久嗽伤肺。 【用法用量】水7升,煮2升,五岁服5合。不知加。 【摘录】《幼幼新书》卷十六引《婴孺方》...
紫菀散1,紫菀散1 【来源】《太平圣惠方》卷六。 【组成】紫菀30克(洗,去苗、土) 桔梗30克(去芦头) 茅根60克(锉) 甘草15克(炙微赤,锉) 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 川朴消30克 木通30克(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