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斑症为中医的一种病名,是指血液瘀积在皮肤中,皮肤表现为青紫色的斑点或者斑块,按压的时候不会出现褪色,常常好发于身体的四肢躯干部位,中医上也称之肌衄。紫斑症起病初期,多是在手部和足部,表现为自己感觉身体发热,出现青紫色斑点,但是并无头疼等症状。当到了疾病后期,病邪累及到气血,脏腑也会随之受损。出现紫斑...
病斑易导致叶片折断,严重影响大蒜的正常生长。该病害由半知菌亚门香葱链格孢侵染所致,属于真菌性病害。针对大蒜紫斑病,我们可以选用多种药物进行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选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40%大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
(2)咪鲜胺,咪鲜胺是一种内吸性杀菌剂,对半知菌类真菌,担子菌纲,子囊菌纲引起的病害,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在防治大蒜紫斑病的时候,可以与白菌清交替使用,或者复配使用。40%咪鲜胺水剂50毫升,兑水40公斤进行均匀喷洒。当大蒜紫斑病发生较多的时候,可以将百菌清与咪鲜胺混合使用效果明显更好。防治大蒜紫斑...
紫斑病首先从叶尖开始发生,或在蓟马危害的伤口处形成,初期病斑小,灰色至淡褐色,中央微紫色,有黑灰色的霉状物。病斑很快扩大为椭圆形或纺锤形,凹陷、呈暗紫色,形成同心轮纹,周围有黄色晕圈。湿度大时,病斑扩大到全叶,常使叶由下向上变黄枯死或折断,严重影响产品的产量、品质。发病条件 紫斑病的病原菌...
紫斑病主要为害叶片、花梗,偶尔也会为害鳞茎。初期染病时,大葱叶尖及花梗中部最先出现病斑,外圈为灰绿色至淡褐色,中央为淡紫色。并在几天内迅速蔓延至叶片及花梗下部。病斑初期为水渍状白色小圆点,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扩大为椭圆形或纺锤形。空气湿度大时,病斑上分泌出深褐色至黑灰色的霉状物,常排列为同心轮...
1. 病斑特征:花梗感染紫斑病后,同样会出现梭形的紫褐色病斑,病斑会绕花梗扩展,导致花梗的维管束组织受损,影响水分和养分的运输。随着病情加重,病斑处组织软化,花梗易从病斑处折断,这直接影响了洋葱的抽薹和种子形成,对洋葱的繁殖和种子产量造成严重影响。鳞茎发病特点 1. 侵染途径与症状:洋葱鳞茎在生长...
紫斑病的治疗需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常见类型包括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以抗过敏、调节免疫为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需提升血小板数量或抑制异常免疫反应。具体用药需结合检查结果和医生指导。 一、类型分辨与用药 过敏性紫癜1. 分辨特点:皮肤对称性紫红色斑块(下肢多见),可伴关节肿痛、腹痛或血尿。 用药...
二、大葱紫斑病的防治方法 1、选择地势平坦、排水方便的肥沃壤土种植,施足基肥。 2、发病初期喷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药时宜加入0.2%洗衣粉做展着剂,以上药剂应交替使用,每隔7~10天喷1次,连...
1、大葱紫斑病在南方地区多以分生孢子在葱类作物上辗转危害。北方寒冷地区以菌丝体在寄主体内或病残体上越冬。2、大葱紫斑病可借气流或雨水传播,从气孔、伤口或表皮侵入,潜育期1~4天。吸的伤口是病原侵入的重要途径,因此,蓟马严重发生的时,可使发病加重。3、大葱紫斑病的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4~27℃,病原发育...
一、大蒜紫斑病的发病症状 1、在叶片上的表现症状及危害 苗期开始发病但生长后期危害最大,田间发病先从叶尖、叶片中部开始,几天后蔓延至下部,初期病斑呈稍凹陷白色小斑点,中央微紫色,扩大后呈黄褐色纺锤形或椭圆形病斑。湿度大时病斑产生黑色霉状物,病斑多具同心轮纹,易从病部折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