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吸收光谱法又称紫外分光光度法,是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紫外线吸收程度不同而对物质组成进行分析的方法。此法所用仪器为紫外吸收分光光度计或紫外-可见吸收分光光度计。光源发出的紫外光经光栅或棱镜分光后,分别通过样品溶液及参比溶液,再投射到光电倍增管上,经光电转换并放大后,由绘制的紫外吸收光谱可对物质...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的方法。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因此,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波长处的吸光…
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优点:(1)灵敏度高,(2)准确度好,(3)仪器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分析速度快,(4)重现性好。2、电子跃迁的类型:(1)σ→σ*跃迁①一般为饱和烃类的C-C键跃迁,②吸收峰波长在紫外光谱中不出现,③跃迁能级差最大,所需能量最高,(2)n→σ*跃迁①含杂原子的饱和基团,如-OH,-NH2②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吸收系数法定量公式是:A = ε × l × c。解释: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某些物质在紫外至可见光区域内有特征吸收峰,通过测量这些特征波长下的吸光度,...
答:相同点: 二者都为吸收光谱,吸收有选择性,主要测量溶液,定量公式:A=kc,仪器结构具有相似性. 不同点: 原子吸收光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1) 原子吸收 分子吸收 (2) 线性光源 连续光源 (3) 吸收线窄,光栅作色散元件 吸收带宽,光栅或棱镜作色散元件 ...
解析 答案:1、两种方法的相同点:(1)均属于吸收光谱分析;(2) 均服从光的吸收定律。2、两种方法的不同点:(1)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吸收物质是基态原子蒸气;(2)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的吸光物质是溶液中的分子或离子;(3)原子吸收光谱是线状光谱;(4)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带状光谱。
下列关于药物分析中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的描述,正确的是: A. UV-Vis法是基于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来测定物质浓度的方法 B. 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类型的
吸收度读数的范围、吸收池的匹配、仪器的接地和保护、以及硅胶干燥剂的维护。最后,测定结果的计算公式为:AE1%1cm(供试品)/E1%1cm(标准值或对照品)。总的来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精密且广泛应用的定量分析手段,但操作时需严格遵循各项步骤和校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分子对紫外-可见光区吸收特征和吸收程度建立起来的分析方法。 基本原理和仪器结构的异同点如下: 原理比较:相同:都是基于物质对光的吸收进行分析的方法,定量依据是朗伯-比尔定律,A=Kc 不同:前者吸收光的物质状态是基态原子蒸汽,吸收的是其原子的共振辐射,发生原子外电子能级的跃迁;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