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10~800nm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电子能级间的跃迁,广泛用于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测定。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准确度好、选择性优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好等特点。简介 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基于分子内...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的方法。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因此,通过测定物质在不同波长处的吸光度,并绘制其吸光度与波长的关系图即得被测物质的吸收光谱。从吸收光谱中,可以确定最大吸收波长;λmax和...
1、本章内容很多,但整体不难,大部分都是根据光谱分析概论这章拓展延申得到,2、根据物质对紫外光的吸收,建立吸收光谱,通过谱图理解记忆一些概念,如吸收光谱、吸收峰和末端吸收等,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实际应用时候既能用于定性分析,又能用于定量分析,因此需分别掌握二者的方法和应用,4、本章的紫外分光光度计与后...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吸收系数法定量公式是:A = ε × l × c。解释: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特定波长光的选择性吸收来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某些物质在紫外至可见光区域内有特征吸收峰,通过测量这些特征波长下的吸光度,...
从工作原理、仪器设备以及应用方面对原子吸收法及紫外-可见光度法作比较。 (1)工作原理: 原子吸收: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是基于试样的原子蒸气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对由光源发出的该原子的特征谱线产生共振吸收。其吸光度在一定范围内与蒸气相中被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浓度成正比,以此测定试样中该元素含量的一种仪器分析方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光谱吸收定律和朗伯-比尔定律。首先,光谱吸收定律是指物质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与其在特定波长下的浓度成正比。这意味着当物质被紫外-可见光照射时,它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其吸收程度与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确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由于分子吸收紫外-可见光区的电磁辐射,分子中 价电子(或外层电子)的能级跃迁而产生(吸收能量=两个跃迁能级之差) 分子荧光光度法:物质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能后,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处于激发态的物 质分子是不稳定的,可能通过辐射(发光)或非辐射的形式放出多余的能量,由激发态重新回 到基态...
吸收度读数的范围、吸收池的匹配、仪器的接地和保护、以及硅胶干燥剂的维护。最后,测定结果的计算公式为:AE1%1cm(供试品)/E1%1cm(标准值或对照品)。总的来说,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一种精密且广泛应用的定量分析手段,但操作时需严格遵循各项步骤和校准,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A=ECL C=A/ELA为吸收度;T为透光率;E为吸收系数,采用的表示方法是(E1%1cm),其物理意义为当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数值;C为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L为液层厚度,cm。在给定波长,溶剂和温度等条件下,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