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色法供试品本身在紫外-可见光区没有强吸收,或在紫外光区虽有吸收但为了避免干扰或提高灵敏度,可加入适当的显色剂,使反应产物的最大吸收移至可见光区,这种测定方法称为比色法。三、紫外分光光度法的分析应用定量分析-比色法 用比色法测定时,应取数份梯度量的对照品溶液,用溶剂补充至同一体积,显色后...
紫外可见近红外吸收光度法是利用某些物质的分子吸收紫外可见或者近红外区光谱区的辐射来进行分析测定的方法,这种分子吸收光谱产生于价电子和分子轨道上的电子在能级间的跃迁,广泛用于有机和无机物质的定性和定量测定。理化公共实验平台光谱实验室所购置的岛津的UV3600-Plus 和 UV-2700 可以实现吸光度范围-8.5~8.5 Abs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量分析依据是()。 A. 能斯特方程 B. 朗伯-比尔定律 C. 法拉第第一定律 D. 法拉第第二定律
百度试题 结果1 题目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常选用___作入射光,此时测定的___很高,且吸光系数变化不大。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最大吸收波长 灵敏度 反馈 收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依据是光谱吸收定律和朗伯-比尔定律。首先,光谱吸收定律是指物质在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与其在特定波长下的浓度成正比。这意味着当物质被紫外-可见光照射时,它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其吸收程度与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因此,通过测量物质在不同波长下的吸光度,可以确定...
1 其依据为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的方法。光谱法(spectrometry)是基于物质与电磁辐射作用时,测量由物质内部发生量子化的能级之间的跃迁而产生的发射、吸收或散射辐射的波长...
【答案】:(1)测量波长的选择;(2)吸光度范围的选择;(3)参比溶液的选择;(4)标准曲线的制作。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时,在实际工作中,为什么绘制的标准曲线往往不是一条直线(即产生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现象)?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A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定性,定量分析的依据。其依据为当光穿过被测物质溶液时,物质对光的吸收程度随光的波长不同而变化。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0800nm波长范围内测定物质的吸光度,用于鉴别、杂质检查和定量测定的方法。反馈 收藏 ...
1,定性分析的依据:紫外光波长具有一定的范围,不同的物质最大吸收波长不一样,比如甲物质在紫外的a和b波长处有吸收现象,而且在a处达到最大吸收,则甲物质的紫外最大吸收波长是a。不同的物质的这种波长不一样。 2,定量分析依据:根据朗伯-比尔定律,物质浓度和吸收波长的强度成正比关系。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