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又称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ultraviolet and visible spectrum),是以紫外线-可见光区域(通常200-800 nm)电磁波连续光谱作为光源照射样品,研究物质分子对光吸收的相对强度的方法。物质中的分子或基团,吸收了入射的紫外-可见光能量,电子间能级跃迁产生具有特征性的紫外-可见光谱,可用于确定化合物的结...
基本原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在光的照射下待测样品内部的电子跃迁,电子跃迁类型有:(1)σ→σ* 跃迁 指处于成键轨道上的σ电子吸收光子后被激发跃迁到σ*反键轨道 (2)n→σ* 跃迁 指分子中处于非键轨道上的n电子吸收能量后向σ*反键轨道的跃迁 (3)π→π* 跃迁 指不饱和键中的π电子...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的原理是基于物质分子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当物质分子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后,分子中的电子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从而产生吸收光谱。通过测量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强度,可以确定物质的种类和浓度。反馈 收藏
基本原理 播报 编辑 光谱的产生 在紫外光谱中,波长单位用nm(纳米)表示。紫外光的波长范围是10~380 nm,它分为两个区段。波长在10~200 nm称为远紫外区,这种波长能够被空气中的氮、氧、二氧化碳和水所吸收,因此只能在真空中进行研究工作,故这个区域的吸收光谱称真空紫外,由于技术要求很高,目前在有机化学中用途不...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产生的原理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由于分子(或离子)吸收紫外或者可见光(通常200-800 ...
紫外可见光谱的原理基于分子能级跃迁。在紫外可见光照射下,分子从基态(最低能级)跃迁到激发态(较高能级)。这个过程通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因此样品的分子在特定的波长下会吸收光。分子的能级跃迁能量取决于分子的结构,因此不同物质的能级跃迁能量不同,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紫外可见光谱。 2.吸收波长与能级差关系 紫外...
描述紫外-可见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答案:紫外-可见光谱法是一种基于物质对紫外光或可见光吸收的分析方法。当物质被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时,分子中的电子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导致特定波长的光被吸收。通过测量不同波长的光的吸收强度,可以分析物质的组成和浓度。
紫外可见光谱的原理是基于物质分子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以下是其详细说明: 基本原理: 当物质分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后,分子中的电子会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这个过程中,电子间能级跃迁总是伴随着振动和转动能级间的跃迁,因此产生的吸收光谱呈现宽谱带。这种跃迁满足Frank-Condon原理,是分子光谱的一种,具体属于紫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