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紧密型医共体是一种创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通过整合和优化医疗资源,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 县域医共体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形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今年以来,我国加快推动县域医共体内以人员为核心的资源下沉,同步实施服务、技术、管理下沉,开展巡回医疗和巡诊派驻,全国90%以上的县实...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是将县域内的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通过建立一定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几方面的共同体。2019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启动了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工作,确定828个试点县,县域平均就诊率超过90%,目前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转向全面推进阶段。2023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在全国2188个县推进。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表示,按照相关规划,到2025年底,90%以上的县域医共体将达到紧密型标准,到2027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县域医共体,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构建三级联动的县域医疗服务体系,形成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
智慧医共体是紧密型医共体在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延伸和发展。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信息化建设:通过构建全面数字化的医疗管理平台,实现医院内部各业务系统的全面协同和数据共享。这包括建立电子病历系统、医院信息系统(...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在全国2188个县推进,到2025年底,90%以上的县域医共体将达到紧密型标准,到2027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各地积极建设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大力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为基层配备必要的数字设备设施,医联体影像中心已...
医共体是什么? “医共体”全称医疗共同体,是指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镇)两级医疗卫生资源,形成一个医疗体系,最大化发挥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逐步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及有序就医新秩序,着力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龙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吴孝红表示:紧密型医共体的建设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良好契机,龙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积极学习人民医院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医疗技术,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汉寿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建红指出:...
2017年以来,三明在巩固深化医疗体制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以组建总医院为载体,全面建设紧密型医共体,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福建省三明市永安总医院院长廖冬平介绍,三明市永安总医院将县域内的三明市第二医院、永安市立医院和15家乡镇街道卫生院以及155家村卫生所组成紧密型医共体,实现了医疗资源利用水平和基层医疗...
这样的紧密型医共体把县域里县级、乡级等不同层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纵向整合组建,通过完善分工协作,优化医疗资源调配,畅通上下转诊通道,为居民提供疾病诊断、治疗、康复、预防、保健的全过程、全周期卫生健康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运行评价处处长 胡同宇:紧密型是希望让这些医共体所有的成员单位之间管理上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