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MDR-M1的低频表现相较于MDR-7506要好很多,不仅仅是下潜深度,更是指的低频量,或者用个大家更能够理解的说法——流行向调音。没错,MDR-M1的声音显然针对流行音乐的演绎做了调整,而不再是严守监听耳机必须完全中立的规则。如果你喜欢听流行乐,那么你肯定会更喜欢MDR-M1,出色的解析力让你甚至可以在一众乐...
经过工程师联合调音的MDR-M1, 音色表达更细腻精准,可以协助录音师将在录音室听到的声音更准确无误地传递给听众,切实满足创作者对精准音质和丰富细节的追求。著名的录音工作室Power Station的录音和混音工程师Akihiro Nishimura表示:“录音过程中,重要的是捕捉音乐人的实时听觉体验。索尼赋予MDR-M1与录音控制室耳机相同...
声音方面。大的框架上,M1是一款主打精准少染、宽松中正,偏细腻均衡、舒适怡人的杂食向耳机。第一感受,M1的“索味儿”还是很明显的,即并不过度通过锐化线条或薄冷硬以达到伪素质的一耳朵感官刺激,而是用极弱的侵略性、余音袅袅的氤氲感和柔和耐听的顺滑感征服听众,同时在监听理念的加持下,M1的声底颇为纯净...
易于驱动不代表不需要找个好设备,m1灵敏度太高了,什么设备什么声,设备声音有偏向m1声音也会改变,例如变得低频很强,或高频刺激,m1只是好推不出恶听着不对劲,换个设备试试,播放器不行就直插电脑,或者换手机接个小尾巴,用耳放试试。声。我注意到m1评论是两极化的,有人说低频太多,有人说低频少 高频亮,建议如果...
从HiFi发烧友的角度来说,M1的声音样貌也绝对更全面,它几乎成为了一只无所不能的亲民头戴。其实索尼所产的大多数“监听头戴”,我一直认为要比市面上其他的“监听头戴”具备更突出的音乐欣赏性,例如MDR-M1它虽然听起来是一种很“标准”的声音,但它对各种细节、弱音、层次等等,是那种最本真的还原,有些质朴...
头梁用的是低回弹泡沫,软得像棉花糖。戴上它,基本上感觉不到压力,能轻松熬过两三个小时。对比其他耳机,MDR-M1就是个"舒适担当"。声音:为流行乐量身定制。传统监听耳机往往像个严肃的学霸,MDR-M1更像个性感的音乐人。低频给足面子,但不失专业的解析度。听《加州旅馆》能精确定位到背景的口哨声,听《...
在索尼官方说明中,它们就表示著名的录音工作室Power Station的录音和混音工程师Akihiro Nishimura表示:“录音过程中,重要的是捕捉音乐人的实时听觉体验。索尼赋予MDR-M1与录音控制室耳机相同的聆听表现,而且佩戴舒适令我更专注于创作。由衷希望MDR-M1能成为从制作端到欣赏端,横跨整个聆听环节的标准监听系统。”而不...
本文开头改了三次,主要还是过场太长了,还是简单直接说核心吧,对于HiFi玩家来说,这台封闭式专业监听耳机 “索尼MDR-M1”是否足够好听?答案是“肯定的”……1.高解析力超宽频响范围的声音还原能力 针对新时代“高解析力音乐和空间音频”的制作需求,索尼为M1定制了40mm动圈驱动单元,其振膜材质和形状专门研发,...
具体来说,M1的三频能量分布比较平衡,略偏中上盘。相比较“抓耳、鲜活”,我更愿意用“规矩、老练”来形容M1的声音。全频段的音染都很少,方便捕捉每个微小的细节。低频的关键词是“轻松、准确”:量感适中偏少,厚度较薄,泛音收束较快,力道凝聚扎实,落地感安分平实,是在不覆盖中上盘细节、甘为绿叶般存在感的前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