⑥《纲目》:"粳米粥:利小便,止烦渴,养肠胃。""炒米汤:益胃除湿。"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注意《纲目》:"炒米汤不去火毒,令人作渴。"备注稻的类型很多,按米粒的粘性不同,可分为粳稻、籼稻、糯稻等种。粳稻植株较矮,秆硬,叶幅狭,谷粒较短圆,米的粘性较强,胀性小。籼稻植株较高,秆软,叶幅宽,...
最近,小编在医院中药房发现粳米也是常用的一味中药,也就是广东人常说的“肥仔米”,比如常见的东北米、珍珠米等,那它有什么功效?如果一直用它煮饭当做主食是不是更健康?一起来听听佛山市中医院中药房曾荣香主任中药师怎么说。粳米为禾本科草本植物稻(粳稻)的种子,是大米的一种。据史书记载,粳米的历史可以...
随着时间推移,目前部分医家在选用白虎汤治疗疾病时,方中不再用粳米。他们或认为粳米单纯只有护胃的功效,可有可无;或认为粳米的食用价值大于药用价值,且现在大多数药店不售卖粳米,患者购买也不方便……多种因素导致临床选用该方时不再用粳米或盲目用大米/糯米,其实是由于医家对粳米在...
中医视角下的粳米 粳米,这一日常食材,在中医里有着独特的地位。它味甘、性平,能够归入脾、肺、肾经,不仅具有补气健脾的功效,还能除烦渴、止泻痢。对于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心烦口渴以及泻下痢疾等症状,粳米都有着显著的治疗作用。被誉为益气养阴的佳品,粳米凭借其中正平和之气和深厚的土气,成为了...
让我们一同聆听中药房的曾荣香主任中药师对此的见解。粳米,作为禾本科草本植物稻的种子,是大米的一种。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000多年的中国长江流域地区,自古便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粳米的特点在于其颗粒粗短,煮出的粥饭绵软可口。常见的东北米、珍珠米以及江苏圆米,均属于粳米的范畴。在中医领域,粳米被视为珍贵...
粳米 粳米用于补气健脾;除烦渴;止泻痢。主治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心烦口渴;泻下痢疾。 【出处】出自《名医别录》;1.《药性裁成》:粳米造饭, 用荷叶煮汤者宽中,芥菜叶者豁痰,紫苏叶者行气解肌,薄荷叶者清热,淡竹叶者避暑。造粥则白粥之外,入茯苓酪者清上实下,薯蓣粉者理胃,花椒汁者辟LAN瘴,姜、葱...
中药属性 入药部位 常见的东北大米、珍珠米、江苏圆米都属于粳米 性味归经 【性味】性平、味甘 【归经】归脾、胃经 用法用量 每服5克,温水送服 禁/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糖尿病患者不宜多食 炮制方法 粳米是用粳型非糯性稻谷碾制成的米 保健作用 ...
【粳米的功效与作用】: 补气健脾;除烦渴;止泻痢。主脾胃气虚;食少纳呆;倦怠乏力;心烦口渴;泻下痢疾。主治烦躁口渴,赤痢热躁,伤暑发热。 ①《别录》:主益气,止烦,止泄。 ②《千金·食治》:平胃气,长肌肉。 ③孟诜:温中,益气,补下元。 ④《日华子本草》:壮筋骨,补肠胃。
粳米具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通过应用自然长菌风化陈年(3年以上)的糯木粽子,经过精心处理后,制成水混悬液、水提取液及乙醇提取液。实验结果显示,给小鼠连续灌服或注射这些提取液后,腹水型肝癌小鼠的腹水生成得到了有效抑制,且抑制率高达77.6%。此外,用药组的癌细胞退变现象也明显比对照组更为显著。性味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