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公布的2024年粮食产量数据显示,全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其中玉米增产最为明显,在粮食产量提升中贡献突出,相比2023年,增产121.5亿斤。按照时间区分,我国粮食生产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夏粮和秋粮,夏粮主要为小麦,秋粮的主体则是玉米。在粮食增产中,为何玉米一枝独秀,是怎样的力量推动了玉米大幅...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明确提出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在大面积提高单产上。为什么做出这样的调整?专家表示,今年我国粮食生产目标是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由于耕地资源有限,通过扩张面积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回旋余地不大。而单产水平提升有一定空间。北京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理事 张红宇 :...
主产区、产粮大县是粮食生产的主力军,是粮食增产的主要贡献者。江西崇仁县是全国产粮大县,产量连续多年稳定在26万吨左右,增产进入瓶颈期。该县副县长艾启荣表示,当前全县粮食增产主要受水稻种植收益多年欠佳、农村劳动力缺乏且老龄化严重、耕地少且生产规模小、现代农业技术适配度不够、恢复种稻政策不配套等因素制...
历年中央一号文件都会重点部署国家粮食安全工作,今年一号文件也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首位,提出要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增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调控能力、持续深化食物节约各项行动等七项内容。 将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
近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支撑乡村发展报告会上,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尹昌斌发布了《中国粮食产能提升研究报告2024:基于新一轮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行动》。2023年,国务院印发了《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2024—2030年)》,明确了到2030年实现新增粮食产能千亿斤以上的宏伟目标。报告显示,为实现...
将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重大意义,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胡冰川向界面新闻表示。
2023年全省粮食总产达到1131.1亿斤,连续3年站上1100亿斤台阶;通过挖掘设施农业、畜牧业、海洋渔业、盐碱地综合利用“四大潜力”,蔬菜、肉蛋奶、水产品产量均在高基数上实现稳定增产,为全国稳产保供大局作出了山东贡献。农田高标准,丰收根基稳 9月中旬,平度市李园街道王家疃村的玉米长势良好。“还有一个月左右...
下一步,孙伯镇将继续锚定“吨半粮”创建目标,深化“全域托管+”模式,全力推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产业增盈,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充分展现“泰山粮仓、孙伯担当”。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发展、农业技术提升等均为粮食增产增效作出了贡献。在当前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的局势下,大水大肥等依靠农用物资投入提升粮食产量的增长效应已进入平台期,持续增产的空间有限。在信息化、智能化、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
资本编造粮食增产的新闻是为了拉低物价,从而以更低的成本收购粮食。这种现象在每年丰收的时候尤为明显,资本借助谎言和报道来带动市场情绪,使粮食价格下跌。然而,在资本完成大部分收购后,它会通过各种理由将粮食价格提高,比如预测降雨不足、生猪产量下降等。这种资本的操作对粮食产量的真实情况造成了混淆,使我们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