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风寒湿痹、筋骨疼痛 粗叶木 来源产地 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根。 秋后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生于低海拔山谷溪畔或湿润疏林下。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别名粗叶树、粗叶木、木鸡屎藤、树鸡屎藤、鸡屎木 【...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粗叶木叶 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粗叶木叶 原始形态:灌木,高1-3m。小枝圆柱形,幼嫩部分被短绒毛。叶对生;叶柄长6-10mm;托叶小,三角形,顶端芒尖,长约3mm;叶片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
药材名称粗叶木叶 拼音Cū Yè Mù Yè 来源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3m。小枝圆柱形,幼嫩部分被短绒毛。叶对生;叶柄长6-10mm;托叶小,三角形,顶端芒尖,长约3mm;叶片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12-18(-25...
粗叶木叶可以起到清热除湿的作用,同时也能够起到祛风止痛以及活血止痛的作用。对于出现的筋骨疼痛能够起到调理的作用,并且对于出现的外伤出血也能够起到改善的作用。是属于一种口服用药,在用药的过程中一般需要煎汤熬制,根据个人的体质和病情的轻重程度决定用药的剂量。
粗叶木叶 【拼音名】Cū Yè Mù Yè 【来源】 药材基源:为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灌木,高1-3m。小枝圆柱形,幼嫩部分被短绒毛。叶对生;叶柄长6-10mm;托叶小,三角形,顶端芒尖,长约3mm;叶片薄革质,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
药材基源:本品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根及叶。 采集加工:秋后挖根,洗净,切片晒干。 生境分布:生于低海拔山谷溪畔或湿润疏林下。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脾经。 功能主治:根:祛风胜湿;活血止...
药材名称 粗叶木叶 汉语拼音 cu ye mu ye 文件原文 《中华本草》 药材基原 为茜草科植物粗叶木的叶。夏、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性味归经 苦;寒。 功能主治 清热除湿。主湿热黄疽 扩展信息 VIP试用医疗器械查询APP下载客服中心常见问题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挖掘系统网站地图业务介绍友情链接 ...
粗叶木叶的功效与作用 粗叶木叶的功效与作用是:清热除湿。 功能主治 清热除湿。主湿热黄疽。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 。 摘录 《中华本草》
粗叶木的根与叶均带有苦味,且性质寒凉。其药效主要归入肝经和脾经。根部分可用来祛风胜湿,并具有活血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和筋骨疼痛。而叶片则可用于治疗因瘀热与湿相搏导致的发热、目黄、皮肤黄以及小便黄等黄疸病症。◆ 用法用量 在使用时,根部分通常以煎汤的方式内服,用量控制在15-30克之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上文就是对粗叶木叶的功效作用及食用方法等的详细说明,像粗叶木叶这类药物在疾病上的效果是非常不错,不过要注意的是,使用粗叶木叶的时候,需要适量的进行,不宜使用的太多,否则对身体也是没有任何好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