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原子是可以继续再分的,那么原子核呢?原子核内部有没有结构?1919年,卢瑟福使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所谓的轰击,形象的来说就像是一群人手拉手待在一起,然后从远处跑来一个人突然冲入人群,把其中一个或者几个人撞了出去。实验中,他发现有一种未知的粒子穿透了恰好能阻止α粒子出射的铝箔,并在铝箔后方...
1911年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等人为探索原子的内部结构进行了下面的实验.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根据以上实验现象能得出关于金箔中Au原子结构的一些结...
被高能质子束“爆头”的普戈斯基第一时间没有出现任何异常,他甚至还有心思去观察穿过自己大脑的粒子束。发现异常的其他人,赶紧将普戈斯基拉出环形管道,然后送他去莫斯科第六医院进行治疗。到了医院之后,被高能质子束轰击头脑的后遗症开始显现。质子打击点的一小片区域,头发开始脱落、左脸失去知觉无法控制、左耳听力...
一名叫普戈斯基的人在实验室的粒子加速器中受到了粒子束的轰击,虽然他的左半脑受到了伤害,但是并没有攻击到他大脑的核心。这是因为粒子束的速度非常快,留下来的辐射量并不多。其次,排空管道内的粒子流高能但不密集,因此不会致命。医生表示,普戈斯基的幸运女神的眷顾也起到了作用。如果普戈斯基伸头进去的时间...
首先,普戈斯基的头部被一束高能粒子轰击,产生的辐射超过了20万伦琴,但这并不是致命的辐射量。在进行放射治疗时,医生会控制放射剂量,以达到治疗效果而不损害身体。同样,在事故中,虽然普戈斯基接受了极高的辐射,但这并不是致命的。其次,普戈斯基的大脑并没有受到损害。辐射对大脑的影响是很难预测的,但普...
利用这一特性,先将含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同钨、金等金属微粒混合,使DNA吸附在金属微粒表面,随后用基因因枪轰击,通过氦气冲击波使DNA随高速金属微粒进入植物细胞。粒子轰击法普遍应用于转专基因植物。无论是植物器官或组织都能应用。
物理学家卢瑟福用该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 该核反应方程是: _2^4H_e+_7^(14)N→ _8^(17)O+_1^1H. 故答案为:质子, _2^4H_e+_7^(14)N, _8^(17)O+_1^1H. 根据核反应方程中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写核反应方程.结果一 题目 【题目】1919年,卢瑟福用镭放射出的a粒子轰击氮原子核M粒子源a...
他们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α粒子轰击金箔,发现: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②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③有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请你根据对原子结构的认识,分析出现以上现象的原因:①大多数α粒子能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说明没有碰到质量大...
所以赵东东的高赞答案提到了核反应堆搞“点石成金”的方法,可以实现用高能粒子轰击重元素制作黄金来赚钱...
在原子核的人工转变中,一个典型的核反应就是质子发现的核反应。用阿尔发粒子轰击氮核,反应生成物为氧核和质子。核反应中,反应前后,它的质量数和电荷数是不变的。在发现质子的核反应中,反应前氮核质量数为14,电荷数为7。而阿尔发粒子质量数为4,电荷数为2。反应后氧核的质量数为17,电荷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