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类锈常呈现出粉状或粉末状的形态,因此得名粉状锈。在不少金属材料上都可以发现粉状锈,例如铁、铜、铝等。 1.形成机理 粉状锈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金属与氧气和水分发生反应。当金属表面暴露在空气中时,其中的铁元素会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形成氧化铁。当氧化铁与水分接触时,会进一步发生电化学反应,形成氢氧化铁和次...
百度试题 题目[名词解释] 青铜“粉状锈”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亮绿色呈粉状,主要成分:碱式氯化铜。在潮湿含氯环境中生成,对青铜腐蚀严重。反馈 收藏
名词解释 青铜“粉状锈” 答案: 亮绿色呈粉状,主要成分:碱式氯化铜。在潮湿含氯环境中生成,对青铜腐蚀严重。 手机看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问答题 【简答题】简单总结在田野考古中应用的各项遥感技术所依靠的基本原理。 答案:地面文物勘探主要史依据航拍资料中田野与农作物植被的形态、地表土层颜色的层次,明暗,地形...
所属专辑:考古学名词解释 猜你喜欢 1365 闲聊青铜器 by:心阿喀旒斯 1.5万 中国青铜器 by:破破烂烂臭P宝 1749 青铜器的秘密 by:太后驾到啦 5.7万 粉状夺媒 by:暮筱葵 5.7万 青铜器精品赏析 by:京都工匠 2.6万 青铜器的前世今生 by:容达心心
一、名词解释(11*10) 1. 丝胶 2.蛋彩画 3.捶揲 4.粉状锈 5.电化学腐蚀 6.植硅石与孢粉 7,无损分析 8.多普勒效应 9.熵 10.平衡含水率11.光释光测年 二、简答题(30*3) 1.请简述壁画的制作工艺和材料 2. 请简述铅同位素分析的基本原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