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太后挽词帖》是米芾五十一岁时所书。其结字介于行楷之间,笔法精炼,正如前人所说:“研笔如铁,而秀媚之气奕奕行间,风华类得大令(王献之)之神,是南宫得意笔。”米芾这样精致的小楷是极为少见的。叶恭绰记《宋米元章〈向太后挽词〉》载:“米元章书法,以小楷为...
米芾在人前示范笔法 他盘腿坐于地上 悬肘作蝇头小字 这情景让人惊心动魄 而他所书写的《向太后挽词》 更是被誉为米芾小楷的巅峰之作 这件作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是两张复印纸大小的小楷作品 被认为是中国书法史上的珍品 1101年正月,北宋向太后去世 当时米芾正在江苏...
元祐元年(1086年),正值青壮年的米芾创作了小楷作品《宝章待访录》,这部作品记录了他所闻目睹的西晋至唐末间的书法名迹,展现了他对古代大师作品的深厚情感和独到鉴赏力。米芾深知这些书法名迹对后世的重要性,故以精湛的小楷技法将其记录下来,以待后人探访与研究。在创作中,他不仅注重文字的表述,更融入了自己的...
陆完在题跋中称《宝章待访录》为米芾小楷真迹,赞其秀润圆劲,用笔得王羲之《乐毅论》精髓,水准超苏黄,自谦冒昧评论,提及丁丑年九月燕市重裱一事。张奉题跋指出米芾小楷罕见,此作兼具王羲之笔法,融合欧褚笔意,断定为米芾盛年真迹。最后是叶文嘉的楷书题跋,时间是在嘉靖的甲子年,他说米芾所写的小楷这件作品曾...
米芾的书法瀟散奔放,又严于法度,《宋史,文苑传》说:“芾特妙于翰墨,得王献之笔法”,险而不怪,奇正相生。米芾平生于书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对古代大师的用笔,章法及气韵,都有深刻的领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米芾学书在传统上下了很大功夫。我们经常看到的是米芾的行书比较多,他的小楷很少见。
小楷《宝章待访录》如果米芾的“笔记”,从书法角度上来说,其用笔灵活多变,结体空灵娴雅,书法气势雄伟,学晋唐小楷风范而曾现出自家面目。有人说米芾的小楷可以称得上宋代冠冕,不知大家以为然否?注:本平台以分享书画知识为宗旨,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若内容涉及版权相关问题,烦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定会在第一...
米芾《燕然山铭》 米芾是宋代尚意书风的杰出代表。他的行书跌宕奇肆,狂放不羁,痛快处如快剑斫阵,洒脱处似散僧入朝,天机独运,风骨超逸。 米芾 小楷《九歌》部分 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位书法大家却认真得不得了。 比如,有一首叫做《中秋登楼望月》的诗作,米芾曾书写过多次。在书写过程中,米芾还加入一行自我点评:...
这也是一种全新的认识,米芾由于性格癫狂,被人称之为“米癫”,其书法的表现上,尤其是行书中,也出现一种癫狂之感,有的字迹书写,就有刷字的感觉,因此,也被朋友们称之为“刷字之父”,而看到他的小楷,却十分的安静,十分的细腻,也十分温润,这样的风格特色,是不是也让你感到意外,也可以看出米芾不一...
米芾(1051年-1107年),这位在北宋书法史上熠熠生辉的人物,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他的小楷作品《宝章待访录》更是韵味独特,彰显出他深厚的书法造诣。米芾出生于湖北襄阳的官宦世家,自幼便展现出非凡的天赋。六岁时,便能日学百首诗词,且过目不忘,七八岁起投身书法学习,启蒙老师是罗让,十岁时书法已初露锋芒...
传说中,有一次米芾在人前展示他的笔法,他坐在地上,盘腿而坐,悬肘书写蝇头小字,其情景令人为之动容。他所书写的《向太后挽词》更是被誉为米芾小楷的代表作,堪称巅峰之作。如今,这件作品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虽仅是两张复印纸大小,却已足以证明其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珍贵地位。1101年正月,北宋向太后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