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喇印等人当初均投降过大顺军,害怕被林维造报复,最终决心反清归明。 顺治五年(1648)三月,米喇印与丁国栋率部杀掉张文衡、林维造等人,占据甘州,宣布反正。 然后,米喇印等人率军东进,一连攻克凉州(今武威)、兰州等地,西北少数民族和汉族人民苦于清王朝的残酷镇压与暴虐统治,纷纷响应,队伍一下子达十余万,对外号称百万。
历史事件> 米喇印、丁国栋起义 清初甘肃地区的回民起义。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三月,米喇印、丁国栋在甘州(今甘肃张掖)发动起义,接连攻下凉州(今甘肃武威)、洮州(今甘肃临潭)、岷州(今甘肃岷县)、兰州、狄道 (今甘肃临洮)、渭源、河州(今甘肃临夏),有众十万。因战线太长,被清军击破。不久米喇印在靖远战败,被俘牺...
顺治五年(1648年)五月末,米喇印在靖远县北面20里的水泉堡激战中被杀害,起义军在丁国栋领导下退据甘州。顺治五年(1648年)七月,清军攻陷凉州。八月初,清军重兵围攻甘州,起义军坚守城池。顺治六年(1649年)正月下旬,清军猛攻甘州,相持五昼夜,激战数十次,义军粮尽矢绝,甘州陷落。丁国栋和另一...
在清朝统治的268年期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从来就没有任何一支汉人民众武装去’反清复明‘。 历史上唯一一支打着’反清复明‘旗号起义的民众组织,却是丁国栋、米喇印率领的回民起义。 这确实很有意思,汉人民众对明朝不感冒,从不怀念明朝。而回民民众却对明朝念念不忘,梦想复辟明朝。
1648年(顺治五年)三月,甘肃回族将领米喇印⑤、丁国栋等发动反清起义①,连克甘州(今张掖)、凉州(今武威)、肃州(今酒泉),清朝甘肃巡抚张文衡、甘肃总兵刘良臣、凉州副总兵毛镔、肃州副总兵潘云腾、甘凉道林维造、西宁道张鹏翼等都被擒杀。接着引兵东进,攻破兰州,杀同知赵冲学、知县赵翀;连克临洮、河州(今甘肃临夏)...
十一月,肃州城被攻破,丁国栋和黑承印被俘获,他们英勇地走向了牺牲的路。清军在这次战役中斩首五千多人,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这次起义不仅得到了各地人民对抗清斗争的支持,还对清廷在甘肃的腐败统治造成了沉重打击。清廷因此不得不采取一些改良措施,如招抚流民,鼓励垦荒,豁免“八府一州”多年积存的荒...
此次起义声援了各地人民的抗清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清廷在甘肃的腐败统治,迫使清廷不得不采取一些改良措施,招抚流民,鼓励垦荒,豁免“八府一州积年荒粮”,废除“散买皮张”等额外加派。
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又称米喇印、丁国栋反清起义,是中国清代西北回族反清起义。清代初年,降清的故明官僚照常供职。一些明代的举人、贡生,也为新朝显贵。他们对人民勒索盘剥,武职也“滥受民词”。清廷在甘肃调兵征。顺治四年(1647)五月,清摄政王多尔衮下“剃头令”,更加
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又称米喇印、丁国栋反清起义,是中国清代西北回族反清起义。目录 1背景 2过程 3评价 编辑本段 背景 清代初年,降清的故明官僚照常供职。一些明代的举人、贡生,也为新朝显贵。他们对人民勒索盘剥,武职也“滥受民词”。清廷在甘肃调兵征。顺治四年(1647)五月,清摄政王多尔衮下“剃头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