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和学术工作经历: 1. 2024.11至今,河南省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2. 2023.07至今,武汉大学物理学院,纳米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3. 2021.01至今,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微纳加工中心主任 4. 2012.07至2024.10,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5. 2010.04至2012.06,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实验室,...
2000.9-2004.7 理学学士,清华大学,应用物理系 2004.9-2010.3 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 2010.4-2012.5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 2012.6–今 副教授,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
个人简介 更多+ 管志强,武汉大学物理与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兴趣包括面向下一代高集成度、高信息通量的纳米光子信息器件、增强光谱传感技术等领域。主要研究成果包括:1)围绕亚波长片上光信息器件如光源、波导、探测器的可控制备和级联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首次在硅材料中实现了等离激元调制的光热电型片上光电探测...
武汉大学微电子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宋毅 宋毅职称/学术兼职副教授,硕导职位联系方式yi.song@whu.edu.cn主要研究方向芯片的纳米尺寸光学测量,芯片的制程良率控制,光刻技术,纳米光学器件教育工作经历教育工作经历2019.09起,武汉大学工业科学研究院,副教授2013.04-2019.08荷兰ASML光刻机公司,资深研究员2011 ...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徐红星院士团队首次在硅纳米材料中观察到了尺度限制导致的光热电效应,并结合光-热-电多物理场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拟和优化设计,光热电效应光电响应比先前文献报道高3-4个数量级,为光热电效应和热载流子的实际应用提供了重要思路,...
爆破是其中关键的“卡脖子”工程,在舟山市科协主席的帮助下和集团院士专家团队的带动下,大昌集团先后与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长江科学院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达成产学研合作。“最后我们非常安全、非常高效地完成了项目任务,月施工强度达到331万立方米,创造...
管志强,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00.9-2004.7理学学士,清华大学,应用物理系 2004.9-2010.3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 2010.4-2012.5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 2012.6–今副教授,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2000.9-2004.7 理学学士,清华大学,应用物理系 2004.9-2010.3 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 2010.4-2012.5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 2012.6–今 副教授,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
2000.9-2004.7 理学学士,清华大学,应用物理系 2004.9-2010.3 理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 2010.4-2012.5 助理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纳米物理与器件实验室 2012.6–今 副教授,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研究领域 查看导师新发文章 (温馨提示:请注意重名现象,建议点开原文通过作者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