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务、傲——管子篇中的启示 近日,我偶然读到了《管子•乘马》篇,其中的一句名言:“是故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不虑则不生,不务则不成,不傲则不失。”这句简洁而深刻的话语,给予了我许多启示。它告诉我们在人生道路上面对种种困难和挑战时,我们需要具备思考、务实和自信的品质。 首先,生于虑,不虑则...
管子·乘马篇 乘即计算,马通码,乘马意思是运算、筹算。本篇旨在说明筹划国家的重大经济问题,如可用土地怎么折算等等,强调政府应调动民众有效利用土地发展经济。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这里讲建立...
先秦学术著作《管子·乘马数》篇主要讲述了治国理政中的经济策略和原则。以下是其主要道理:经济策略与国家强弱的关系:强调国家应根据自身的强弱情况,采取不同的经济策略。强国可以适时调整政策,确保国家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弱国或正在崛起的国家,则需要更加谨慎地管理经济,避免资源浪费。国家财政管理与...
马,同“码”。即“算数之筹”,指计算所用的工具,今称砝码、筹码。另有一说认为,古时候兵农合一,行政编制与军事编制重合,乘马即为军赋、财政的计算单位。因此,“乘马”可理解为用运算的筹码进行经济方面的计算和筹划。篇名取自“天下服牛乘马”一句。 全文共分立国、大数、阴阳、爵位、务市事、士农工商、...
管子·乘马:是春秋时期军事家管仲创作的一篇散文。立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阜,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大数无为者帝,为而无以为者王,为而不贵者霸,不自以为所贵,则君道也。贵而不过度,则臣道也。地政地者,政之本也。朝...
1.桓公问管子曰:“请问乘马。”管子对曰:“国无储在令。”桓公曰:“何谓国无储在令?”管子对曰:“一农之量,壤百亩也。春事二十五日之内。”桓公曰:“何谓春事二十五日之内?”管子对曰:“日至六十日而阳冻释,七十五日而阴冻释。阴冻释而秇稷,百日不秇稷,故春事二十五日之内耳也。今君立扶台、五衢之...
管子- 乘马立国 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 大数 无为者帝,为而无以为者王,为而不贵者霸,不自以为所贵,则君道也。贵而不过度,则臣道也。 地政 地者,政之本也。朝者,义之理也。市者,货之准...
《管子·乘马篇》中记载:“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与文中反映的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改革是( ) A. 齐国的管仲改革 B. 鲁国的“初税亩” C. 魏国的李悝变法 D. 楚国的吴起变法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管子·乘马篇》中记载“是故夜寝蚤(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A. 鲁国实行“初税亩” B. “尊王攘夷” C. 管仲实行“相地而衰征” D. 李悝提出“尽地力”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C 解析 从材料中的“管子”和“不忘其功”“不惮劳苦”...
《管子》学习第40天《乘马 第五》第7段 原文阅读 天下乘马服牛,而任之轻重有制。有壹宿之行,道之远近有数矣。是知诸侯之地、千乘之国者,所以知地之小大也,所以知任之轻重也。重而后损之,是不知任也;轻而后益之,是不知器也。不知任,不知器,不可。为之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