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多世纪前,老一辈筑路人在国际公认的筑路禁区建成了象征20世纪人类征服自然三大奇迹之一的老成昆铁路。如今的新成昆,也以新的姿态续写着新的传奇。据介绍,新成昆铁路全线贯通运营后,成都至西昌、攀枝花、昆明的旅行时间大幅压缩,最快分别3小时、5小时、7.5小时可达,全线运行时间较老成昆铁路缩短12个小时。...
中老铁路沿线地区的地质构造极其复杂,被称为“筑路禁区”。在“筑路禁区”中修出一条高质量铁路,筑路人和摄制组都险象环生。这是中老铁路新平隧道的一次溜坍事件。不到10分钟,432米长的一段的隧道几乎被突然而来泥沙填满。“溜坍”就是“泥沙俱下”的喷涌。在云南的大多隧道里施工将要应对多达数百次甚至上千次...
许多可遇不可求的镜头真实纪录了这条铁路从开始建设到最终通车的整个过程,每一帧画面都饱含心血。第二集《筑路》将会用镜头为你讲述中老铁路修路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传奇。 中老铁路沿线地区的地质构造极其复杂,被称为“筑路禁区”...
那是因为这条线路三分之二奇峰耸立、深涧密布、沟壑纵横、地势陡峭、地质状况极为复杂。这里因为地质复杂被称为“地质博物馆”,还被外国专家断定为“筑路禁区”。 成昆铁路地图示意图 它从成都发出,先是经过四川盆地,又经过汹涌的江河,穿越海拔2280m的沙马拉达隧道后,下到海拔1000米左右的金沙江河谷,还不消停,又上...
11万筑路工人,生命禁区挑战,天路背后有多少牺牲?寒风呼啸,雪花纷飞,几乎要把世间万物都吞没。1954年,在青藏高原这个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地方,一场与自然的力量抗争的战斗正在进行。11万名筑路工人,怀揣着坚定的意志和“敢死队”的精神,勇敢地向着被称作“生命禁区”的唐古拉山进发,决心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打通一...
上世纪50年代,老成昆铁路建设者来到喜德县,克服艰难险阻,全靠钢钎大锤、肩挑背驮,修建沙木拉达隧道。隧道所在的山谷,被外国地质学家称为“筑路禁区”,暗河、断层、泥石流随处可见,塌方更是时常发生。 半个世纪过去,2016年,又一批建设者重返大凉山,修建难度相当的小相岭隧道。它是打通新成昆铁路的“咽喉”,也是最...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中国还有一条震惊世界的铁路:5万工人修建七年,耗资更是高达1公里1个亿。这条铁路的修建当时被称为“筑路禁区”,很多外国人看了都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在中国基建面前:真的还没有“不可能”这三个字。中国有哪些铁路修得堪称一绝?这段耗资天下的铁路,就是中铁湖北省宜昌区、西至...
“筑路禁区” 的奇迹在新中国的建设征程中,成昆铁路的建设堪称一部壮丽史诗,它在 “筑路禁区” 创造了奇迹,深刻影响了国家的发展。成昆铁路建设缘起于国家战略构想。20 世纪 50 年代,党中央基于建设西南铁路网的战略考量,铁道部于 1952 年在重庆成立西南设计分局开启选线勘测工作。1953 年提出东线、中线、西线三个...
1958年开工建设的成昆铁路,所穿越的深谷峻岭被多国专家断言为“筑路禁区”,地质灾害隐患点位分布之高,世所罕见。然而,筑路大军不怕苦与累,不惧险和难,在技术装备落后的情况下,___打通了这条西南地区交通大动脉,被联合国列为“二十世纪人类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迹”之一。岁月流逝,精神不朽。当今天的人们乘坐列车行进...
十一万筑路大军,克服生命禁区,这条天路究竟多艰险?刺骨的寒风狂吹,雪花飞舞,好像要吞没一切。1954年,青藏高原,这个被称作“生命禁区”的地方,迎来了11万筑路工人。他们承载着连接西藏与内地的重任,怀揣着“敢死”的决心,向高耸的唐古拉山发起挑战。这是与自然的较量,也是英雄的赞歌。藏汉军民组成的队伍,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