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特点是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特点是体积缩小、能耗降低、可靠性提高、运算速度提高(一般为每秒数10万次,可高达300万次)、性能比第1代计算机有很大...
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电子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被命名为ENIAC。 (1)电子计算机的发展 第1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第2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 第3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年) 第4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今) (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 当电子计算机发展...
电子管时代,也被称为第一代计算机时代,大约从1946年持续到1958年。这一时期的计算机主要依赖于电子管作为其基本的计算元件。电子管是一种基于真空技术的电子器件,通过控制电子在真空中的流动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转换。电子管计算机体积庞大、耗电量大、...
#计算机# 第1代:电子管数字机(1946—1958年) 特征:体积大、功耗高、可靠性差。速度慢(一般为每秒数千次至数万次)、价格昂贵,但为以后的计算机发展奠定了基础。 2、第2代:晶体管数字机(1958—1964年) ...
第一代计算机,也被称为电子管计算机,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使用了电子管作为主要的逻辑元件和存储元件。电子管是一种基于真空技术的电子器件,通过控制电子在真空中的流动来实现信号的放大和转换。在第一代计算机中,电子管被用来构建逻辑电路和存储器,实现了基本的计算功...
第一代:元件——电子管;程序语言:最低阶级;内存储器:水银延迟线;外存储器:磁鼓、纸节、卡片;用于军事、科 学研究;UNIVAC—1 第二代:元件——晶体管;内储:磁芯;外储:磁盘、磁带;用于:数据处理、事务处理;CDC1604、IBM—7094 第三代:元件——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存储:半导体—优良;用于科学计算、处理数据、...
历史上的计算机(1)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2)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3)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4)第四代: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而电子管是第一代计算机中的核心部件之一,主要被用于放大、开关和存储信号等方面。在第一代计算机中,电子管作为开关被用来控制和运行计算机。 二、电子管的重要性 在第一代计算机中,电子管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为计算机提供了必要的计算和控制功能。当时,电子管被用于代替机械部件,...
@高中信息技术科学史教育计算机发展历程中被称为电子管时代的是第几代计算机 高中信息技术科学史教育 在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中,被称为电子管时代的是第一代计算机。这一代计算机主要采用了电子管作为基本的电子元件,其代表机型就是我们熟知的ENIAC。
答案】计算机的发展共经历了五代。其中(1)第一代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1957年(2)第二代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1958-1964年第三代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