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1959年12月4日,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举行的特赦大会,大会上宣布特赦第一批战犯。注意看,大会主席台两边的柱子上,写着八个大字:改恶从善,前途光明。点击(最多30字)图为部分第一批特赦人员合影。 前排右边第一位是杜聿明、第二位是溥仪,前排左边第一位是王耀武。后排左边第一位是周振强、第二位是杨...
在1959年9月1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签署了主席特赦令,对于关押期间表现良好的战犯进行特赦,其中第一批特赦人数一共33名,蒋介石集团一共30名,而且溥仪也在特赦名单当中。那么,当时的毛主席是如何考虑的?为何要进行特赦呢?1948年,在中国大陆战局基本锁定的情况之下,为了进一步团结中坚力量,孤立顽固势力和进一步打击...
1959年12月,功德林内的战犯迎来了第一次特赦,第一批被特赦的有十个人,都是近代史上的老熟人,他们分别是王耀武、杜聿明、陈长捷、杨伯涛、郑庭笈、邱行湘、宋希濂、曾扩情、周振强、卢浚泉。能够第一就被特赦,这十个人肯定都各有原因,除了自己真心悔改之外,也有许多其他的考量。被特赦的人自然欢天喜地,但是功...
1959年12月4号上午,在功德林监狱里面的一座小礼堂里,宣布了首批特赦名单,这次被特赦的人只有十个。这次特赦在功德林里面掀起了很大的波澜,一来是人数太少,二来是这十个人当中,有不少人的官很大,而且所犯下的罪也很大。因此,其他战犯们就产生了一个错误的概念,就是官大罪大的先特赦。那么,事实上是否如...
但黄维是战犯中最顽固的一个,抗拒改造时间最长,因此直到1975年最后一批特赦时才上了名单。在最初商定的首批特赦名单中,原本是有范汉杰的。他也是黄埔一期生中年龄最大的几位之一,是众多黄埔将领的学长。他被俘前是东北“剿总”副司令,军衔中将,和杜聿明、王耀武平起平坐,接受改造也非常积极,没有理由不赦他...
黄维最后一批被特赦,而且候补一直没有转正,其中原因说白了也很简单:他虽然罪恶极大,但还真不完全够格,换句话说,就是级别太低,也没掀起什么大浪,使用毒气也没能改变他战败被俘的应有结局。第一批确定的头等战犯名单,都是属于“高层”,在军队中也是战区司令副司令级别的,黄维只是个兵团司令,比王耀武、王陵...
从1959年到2000年,杜聿明等十名获得特赦的战犯陆续走完了旅程。不妨盘点一下这十位历史人物生命都定格的哪一刻,看看他们的晚年结局。杜聿明 (晚年杜聿明与妻子曹秀清)1961年3月,杜聿明被任命为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的文史专员,完成了数篇颇有价值的文史资料,后被特邀为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78年当选为第...
第一批特赦犯附录名单: 1、国民党东北保安长官司令部中将司令、徐州“剿总”中将副司令杜聿明 2、国民党第二绥靖区中将司令兼山东省政府主席王耀武 3、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曾扩情 4、国民党第四十九军中将军长郑庭笈 5、国民党川湘鄂边区绥靖公署中将主任宋希濂 ...
1959年9月16日下午,徐远举查阅报纸时突然发现,党中央决定在庆祝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时,特赦一批已经改恶从善的战争罪犯。徐远举像发疯一样回到寝室,与同学们分享了这一好消息(沈醉回忆录原话)。然而,徐远举的名字没有出现在新中国的首批特赦战犯名单中。脾气暴躁的他突然大声嚷道:“我被关押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