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颖:古人常以毛颖代指笔,形象生动。 管城子:源于古代对笔的拟人化称呼,富有文化气息。 彤管:古代对红色笔管的雅称,也泛指笔。 中书君:源自《毛颖传》,寓意笔为书写之君子。 栗尾:来源于《孙莘老求墨妙亭》,形容笔尾如栗,形象贴切。 毛锥或毛锥子:以笔的锥形形态为名,简洁明了。 毫素:毫指笔毛,素指...
而文章的最后一段,则通常被称为“收笔”,意在总结全文,给人以回味无穷之感。这些关于笔的雅称,无不体现了古代文人雅士对文字的敬畏与珍视,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式的婉约与浪漫。每一笔、每一划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不禁为之赞叹。025年,愿您的生活充满书香,文化底蕴深厚!
✍️ 亲笔:亲自动手写作,充满了个人情感和体验。 🙏 谨笔:对上写信时的谦称,表达了对对方的尊重。 👋 草笔:对下写信时的谦称,显得亲切而随意。 🗣️ 代笔:本人口授他人代写,就像是委托他人代劳。 👑 御笔:皇帝书写的文字,充满了权威和尊贵。 🤔 闲笔:与题旨无关的话,像是随意的涂鸦。 📩...
十六、鸡距、鹿毛、鼠须、麟角:有一对联:“鸡距鹿毛花开五色,鼠须麟角笔扫千军”。上联“鸡距”、“鹿毛”均为古代名笔。前者典出白居易的《鸡距笔赋》:“不得兔毫,无以成起草之用;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本之功。”后者典出《唐书地理志》:蕲州蕲春郡士贡:白纾...
△ 笔的雅称集锦 在古代诗词中,笔被赋予了众多雅致的称谓。以下是几则令人陶醉的笔名:玉管:源自隋朝薛道衡的诗句“今来承玉管,布字改银钩”,将笔比作珍贵的玉管,彰显其书写时的优雅与流畅。翠管:唐代李远在《观廉女真葬》中描绘道:“玉窗抛翠管,清袖掩银鸾”,以翠管为笔,仿佛能听到那清脆悦耳的...
“中书君”也是笔的雅称之一哟!这名字听着就有一种很厉害的感觉,好像这笔下能写出什么重大决策似的。当你握着笔的时候,有没有觉得自己就像个小小的中书君,在主宰着纸上的世界呀? 咱再说说“毫锥”。哎呀,这名字就体现了笔的精细和锐利呀!就好像一把小小的锥子,能在纸上钻出一个个漂亮的字来。你说神奇不神...
② 白笔还特指谏官所使用的笔,有时也象征着谏官的身份。唐代诗人李白在《赠潘侍御论钱少阳》中,便以“铁冠白笔横秋霜”来形容谏官的威严与风采。宋代王安石在《送叔康侍御》中,也用“白笔岂知权可畏”来表达谏官虽职位低微,却能直言敢谏,不畏权势。明代黎光的《和新友黄太安见寄韵》中,“白笔叨簪...
因此,古人对笔的雅称多种多样,如“金枝玉叶”、“宝镜照纤尘”等。 其中,“金枝玉叶”这个雅称形象地表达了古人对笔的珍视与赞美。金有贵重之意,枝代表笔尖,而玉叶则象征着笔杆。金枝玉叶通常用来形容笔尖、笔杆制作精良、材质珍贵,用笔时水墨顺滑,字迹饱满,更能体现文人的才情。这个雅称不仅仅是对笔的美好形象的...
古人对笔、墨的各种雅称(别称)鹊惊流萤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2.6万 6 03:17 App 古人对春、夏、秋、冬的各种雅称(别称) 2.6万 12 03:27 App 扶光、始晖、紫曜明|古代关于太阳的各种雅称(别称) 5.1万 4 02:16 App 【中国人的取名有多美?】盘点那些美到不可方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