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疾者与笃疾者的区别 在探讨“废疾者”与“笃疾者”的区别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这两个概念所涵盖的范畴及其在法律、社会及医学上的具体定义。以下是对两者的详细比较: ### 一、定义解析 1. **废疾者** - **定义**:废疾者通常指的是因残疾而丧失劳动能力或大部分劳动能力的人。这种残疾可能源于先天...
笃疾,拼音是dǔ jí,是一个汉语词语,指重病、不治之病。笃疾者为恶疾、癫狂、两肢废、两目盲之人等。出处 晋 葛洪 《抱朴子·道意》:“况年寿难获于令名,笃疾难除于愆责。”《元典章·吏部六·儒吏》:“勒医工某,验得某人两手脉证,元因风邪传入心经,致使精神恍惚,喜怒悲乐不常,...
选项A(15岁以上到70岁)符合这一规定。选项B将上限提高到80岁,超出唐律规定的70岁标准,错误。选项C、D、E中的废疾者、笃疾者、残疾者属于身体有缺陷的人群,唐律规定此类人可减免刑罚,不属于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因此,正确答案为A。反馈 收藏
《唐律疏议》明文规定以下三种情况可以减免刑罚:第一,70岁以上,15岁以下,以及废疾者,犯流罪以下,收赎;第二,80岁以上,10岁以下,以及笃疾者,犯反逆、杀人罪应处死刑的上请;盗窃及伤人者,收赎,其余犯罪皆不论;第三,90岁以下,虽犯死罪,不加刑。这突出体现了唐律...
兄尝笃疾经年1'晷躬自扶侍,药石甘苦,必经心目,跋涉山水, 祈求恳至。 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 而晷见之,欣敬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有人偷刈⑤ 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送与之。乡邻...
父笃疾弥年,原平衣不解带,口不尝盐菜者,跨积寒暑。每出市卖物,人问几钱,裁言其半,如此积时,邑人皆共识悉,辄加本价与之,彼此相让。欲买者稍稍减价,要使微贱,然后取直。居宅下湿,绕宅为沟,以通淤水。宅上种竹,春月夜有盗其笋者,原平偶起见之,盗者奔走坠沟。原平自以不能...
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应死者,上请;盗及伤人者,亦收赎;余皆勿论。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即有人教令,坐其教令者。若有赃应备(赔),受赃者备之。诸犯罪时虽未老、疾,而事发时老、疾者,依老、疾论。若在徒年限内老、疾,亦如之。犯罪时幼小,事发时长大,...
年八十以上,十岁以下及笃疾,犯反逆杀人直死者上请。盗及伤人亦收赎(有官爵者各从官当免除法),余皆勿论; 九十以上,七岁以下,虽有死罪不加刑(缘坐应配役者,不用此律)”。#古代人治#古代人#汉朝那些事儿(书籍) 发布于 2024-03-16 11:08・IP 属地宁夏 ...
《唐律疏议》明文规定以下三种情况可以减免刑罚:第一,70岁以上,15岁以下,以及废疾者,犯流罪以下,收赎;第二,80岁以上,10岁以下,以及笃疾者犯反逆、杀人罪应处死刑的上请;盗窃及伤人者,收赎,其余犯罪皆不论;第三,90岁以下,虽犯死罪,不加刑。这突出体现了唐律( ) A. 具有礼法合一的特点 B. 对病人群体量刑...
10 . 《唐律疏议》明文规定以下三种情况可以减免刑罚:第一,70岁以上,15岁以下,以及废疾者,犯流罪以下,收赎;第二,80岁以上,10岁以下,以及笃疾者,犯反逆、杀人罪应处死刑的上请;盗窃及伤人者,收赎,其余犯罪皆不论;第三,90岁以下,虽犯死罪,不加刑。这突出体现了唐律A.具有礼法合一的特点B.对病人群体量刑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