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竹石集禽图》浅析王渊花鸟画的笔墨特征,《竹石集禽图》是王渊的代表作之一。图中渊绘画风格的集中体现,也体现了元代花鸟画的发展状况。下面就《竹石集禽图》来浅析王渊花鸟画的笔墨特征。 在院画方面,王渊一改奇花怪石的用笔精细,色彩浓艳,形成"艳冶中见淡致,肖似处...
中国古画|《竹石集禽图》 zhú shí jí qín tú 作者:王渊 元代 《竹石集禽图》 尺寸 137.5x59.4 cm 纸本 墨笔 上海博物院藏 《竹石集禽图》绘写夏日苑竹石丛中禽鸟翔集的情状。 中国古画 Ancient Chinese painting 两只角鹰,雄鹰头上有双角,目光炯炯,胸部毛色斑斓,拳举一足蹲立于湖石上。雌鹰则半藏于...
从《竹石集禽图》浅析王渊花鸟画的笔墨特征,《竹石集禽图》是王渊的代表作之一。图中渊绘画风格的集中体现,也体现了元代花鸟画的发展状况。下面就《竹石集禽图》来浅析王渊花鸟画的笔墨特征。 在院画方面,王渊一改奇花怪石的用笔精细,色彩浓艳,形成'艳冶中见淡致,肖似处去痕态'的兼得文人气息的新风格。这种风格...
元·王渊《竹石集禽图》 《竹石集禽图》元王渊纸本水墨纵137.7厘米横59.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王渊与陈琳同出赵孟頫之门,受赵影响,以古人为师,突破宋院体工丽纤巧的成规,以黄筌写生为体格,吸取扬无咎、赵孟坚等文人水墨画法。以水墨代替丹青,注重墨彩的浓淡干湿,变化丰富,气韵温厚,笔墨工整中略带写意,开创了元代花鸟...
其艺术突破在于将“皇家富贵”的工笔传统进行水墨法的转化,这幅《竹石集禽图》中雉鸡翎毛的丝毛法源自黄筌,而坡石竹叶的水墨渲染则显示出赵孟頫的影响。这种技法融合,使画面既保持了物象的精微,又生发出水墨氤氲的文人气质。 根据上面的题跋推断,此画作约绘于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这个时期正值元末社会动荡的前夜。
元. 王渊 《竹石集禽图》此图又名《花竹禽雀图》,纸本墨笔 137.5x59.4cm 上海博物馆藏 作者以墨笔表现杜鹃盛开、修竹挺立的园苑中,禽雀栖息、翱翔之情景。图中绘两只角鹰与一块危石,雄者栖于危石之上,目光炯炯,胸部毛色斑斓。雌鹰半藏于危石后,探出身子,仰头回眸。几株盛开的杜鹃和一丛竹枝向上生长,几...
元代后期职业画家,擅画水墨花鸟、竹石、山水等。 此图又名《花竹禽雀图》,以墨笔描绘园中禽雀栖息翱翔的场景。画面以一雄一雌的两禽为主体,雄禽立于湖石之上,炯炯有神,展现出胸部美丽斑斓的羽毛;辞禽于湖石下仰头回眸。在石后杜鹃盛开、竹枝生长,竹稍鸟群或栖息欲飞、或翻飞腾跃。 技法上,王渊充分发挥墨彩...
《竹石集禽图》 元王渊纸本水墨纵137.7厘米横59.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王渊与陈琳同出赵孟頫之门,受赵影响,以古人为师,突破宋院体工丽纤巧的成规,以黄筌写生为体格,吸取扬无咎、赵孟坚等文人水墨画 《竹石集禽图》元王渊纸本水墨纵137.7厘米横59.5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
绘夏日苑竹石丛中禽鸟翔集的情景。两只吐绶鸟(黄腹角雉),雄雉头上有双角,目光炯炯,胸部毛色斑斓,拳举一足蹲立于湖石上。雌雉则半藏于石后,探出身子,回头仰视雄鹰,形象生动。石后描有杜鹃花及竹枝,一鸟栖息于竹梢,近空有一群鸟正展翅飞去。此幅描绘禽鸟,以勾勒复加水墨皴染,用笔精细,几乎不露痕迹,而禽鸟...
从《竹石集禽图》浅析王渊花鸟画的笔墨特征,《竹石集禽图》是王渊的代表作之一。图中渊绘画风格的集中体现,也体现了元代花鸟画的发展状况。下面就《竹石集禽图》来浅析王渊花鸟画的笔墨特征。 在院画方面,王渊一改奇花怪石的用笔精细,色彩浓艳,形成'艳冶中见淡致,肖似处去痕态'的兼得文人气息的新风格。这种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