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筠(yún):被秋霜覆盖的竹子。解箨(tuò)新篁,是指笋壳脱落的新竹。婵娟:形容竹子的美好姿态。竹子脱去笋壳,显得那么娇弱,但你千万不能小瞧它,以为它弱不禁风,它其实已经做好了凌寒傲霜的准备,待到霜雪袭来,那时百花凋零,红粉残谢,而竹子依旧郁郁葱葱,挺拔参天。这首诗赞美竹子作为岁寒三友之一的...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赏析:清瘦的竹影和着诗句,梅花的香气伴着我入梦。可惜我的心情就像今晚的月亮,迟迟不肯落下西厢房。3.《竹石》——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赏析: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
6、《庭竹》——唐代:刘禹锡 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露水洗涤铅粉骨节,微风摇动青色的玉枝条。随风飘摇恰似君子,无论哪里都适宜生长。刘禹锡这首《庭竹》把早晨带着露珠的竹子,微风中的竹子,竹子不择土地之贫瘠与富饶,通过短短20个字,把竹子的君子风度呈现在我们眼前。7、《巽公...
1.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郑燮《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译文:紧紧咬定青山不放松,原本深深扎根石缝中。千磨万击身骨仍坚劲,任凭你刮东西南北风。寓意: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
诗中写到:“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诗人以“绿竹”为题,描绘了竹子翠绿欲滴、生机勃勃的景象。新梢刚刚冒出墙头,翠绿的竹叶在夕阳的映照下更加鲜亮,给人带来无尽的生机与活力。白居易的《新栽竹》表达了对竹子的深厚情感。诗中写到:“佐邑得尝竹,缘坡结数椽。穿篱绕舍碧...
这里虽然是写风的威力,但是在写风中,也见证了竹子的强大。万竹倾斜,它们就像弹弓一样,扛住生命的闸门。池花春映日,窗竹夜鸣秋。出自李白的《谢公亭》。春天池畔花开,水面倒映着日光,显得波光粼粼。秋季西风徐来,窗边翠竹摇曳,只听到响声哗哗。这是一首思念谢朓的怀古诗,诗句看似写景,但镶嵌春秋于其内...
竹子本身在春夏繁殖生长迅速,可以遮蔽阳光,降低气温,竹制品清凉透气,成为重要的家用和消暑用具。竹屋,竹篱,竹床,竹簟,竹扇,竹椅,竹榻,竹夫人,所以古代夏天,多有写竹的诗,一个庭院或者居所附近有竹林,那是天然的空调,降低气温,消散暑气。 “溪边山一色,水拥竹千竿。鸟触翠微湿,人居酷暑寒。风摇瓶影碎,沙陷履痕...
悠闲地散步在长满竹子的寺院,听着鸟啼,倚着红色楼兰吟诵诗篇,凝望着落日的余晖。 3.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唐·王维《山居即事》。 嫩竹上面增添了新粉,红莲花瓣凋落在枯叶之上。渡口上升起了袅袅炊烟,四处都能看到归来的采菱人。诗句写大自然充满生机,人们的生活平实有序。 4....
五月,万物生长,草木繁盛,此时的竹子也迎来了一年中生长最快的时候。 苏轼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对于竹子,古代文人墨客从不惜溢美之词,古诗文当中也留下了大量咏竹的诗词。 五月知竹,人生知足,让我们一起品读诗歌,品味知足人生。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