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已深秋,天空一片阴霾,迟迟不肯散去,霜竟然也来得迟了。天下起了雨,淅淅沥沥,打在枯荷之上,发出一阵错落有致的声响,似乎让人略慰情思。 注释⑴崔雍、崔衮:崔戎的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⑵竹坞:生长竹的池边高地。水槛:临水阑干。⑶迢递:遥远。⑷秋阴不散霜飞晚:秋日阴云连日不散,霜期来得晚。⑸...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竹坞: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水槛:指临水有栏杆的亭榭。此指骆氏亭。 1. 从全诗来看,“秋阴不散霜飞晚”这一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2. 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相关知识点: 试题来源: 解析 1. “秋阴不散霜飞晚”渲染了萧...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 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 留得枯荷听雨声。 字词解释: 崔雍、崔衮:崔戎的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竹坞(wù):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 水槛(jiàn):指临...
答案: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深的相思之情,以及环境氛围的清幽与静谧。解释:1. 竹坞无尘水槛清:这部分描述了周围的环境,竹制的建筑物没有尘埃,显得非常洁净;水边的台阶也十分清澈。这展现了一个宁静、无尘的景致,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和对某些事物的向往。2. 相思迢递隔重城:诗人表达了对远方之...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答:___2.三四两句突出了什么主旨?运用的表达技巧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答:___扫码下载作业帮搜索答疑一搜即得 答案解析 查看更多优质解析 解答一 举报 答案:解析: 答案:1.(5分)①...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1. 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两首诗都是寄赠友人之作,不过李诗侧重抒写自我,而苏诗意在勉励友人。 B. 李...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竹坞无尘水槛③清,相思迢递④隔重城。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注】①崔雍、崔衮:崔戎的儿子,李商隐的从表兄弟。 ② 竹坞:生长竹子的池边高地。③水槛:指临水有栏杆的亭榭,此处指骆氏亭。④迢递:遥远的样子。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留...
竹坞无尘水槛清(2),相思迢递隔重城(3)。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1)崔雍、崔衮:李商隐的从表兄弟。(2)竹坞: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水槛:此指骆氏亭。(3)重城:一道道城关。(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本诗是怀友诗,为什么结尾要写“枯荷听雨声...
竹坞无尘水槛清(2),相思迢递隔重城(3)。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注释】:(1)崔雍、崔衮:李商隐的从表兄弟。(2)竹坞:丛竹掩映的池边高地。水槛:此指骆氏亭。(3)重城:一道道城关。(1)首句写出骆氏亭怎样的环境特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2)本诗是怀友诗,为什么结尾要写“枯荷听雨声...
竹丛里船坞深静无尘,临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思之情啊飞向远方,可却隔着重重的高城。秋空上阴云连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