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叶石膏汤主治及方解! 竹叶石膏汤是常用方,这个方是根据白虎汤加减变化而来的,可以治疗气分大热,伤津耗气,胃气不和证,主要是由白虎汤减去知母,加上竹叶、麦冬、人参、半夏。 竹叶石膏汤是针对了白虎汤证这种气分大热,伤津耗气,同时引起胃气不和这个证候而设的。从竹叶石膏汤的证候分析来看,它一般用于暑病,或温热...
【方解】方中石膏清热生津,除烦止渴,为君药。人参益气生津;麦冬养阴生津清热,二者气阴双补,共为臣药。君臣相合,清补并行。半夏降逆和胃止呕,其性虽温,但与倍量之麦冬相伍,则温燥之性去而降逆之用存,且亦使人参、麦冬补而不滞;竹叶清热除烦;粳米、甘草养胃和中,与半夏...
竹叶石膏汤组成|方解: 【组成】竹叶6克,石膏50克,半夏9克,麦门冬20克,人参6克,粳米10克,甘草6克。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余热未清医学|教育网整理,气津两伤证。身热多汗,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干喜饮,或虚烦不寐,舌红苔少,脉虚数。(本方常用于流脑后期、夏季热、中暑等属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者。糖尿...
【组成】竹叶二把(6g)石膏一斤(50g)半夏半升,洗(9g)麦门冬一升,去心(20g)人参二两(6g)甘草二两,炙(6g)粳米半升(10g) 【方歌】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 【用法】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
竹叶石膏汤之治在太少二经,“伤寒解后,虚赢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在此经文中,太阳肺经伤寒解后,出现少气不足,气逆欲吐,这是病传少阳兼太阳余邪未清之故,因太阳2/7胃热肺虚,兼少阳4/9心胆之虚热,故用竹叶凉心胆,麦冬补心。用生石膏之寒入胃,引胃气下行而不上逆,用人参之甘温入肺补其...
竹叶石膏汤 (《伤寒论》) [异名] 人参竹叶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5)、石膏竹叶汤(《易简方》)。 [组成] 竹叶二把(6g) 石膏一斤(50g) 半夏半斤(9g)洗 麦门冬一升(20g)去心人参二两(6g) 甘草二两(6g)炙 粳米半升(10g) [用法] 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
竹叶石膏汤 图片 组成 竹叶二把(9克)、石膏一斤(30克)、半夏半升(3克)、人参三两(15克)、甘草二两(10克)、粳米半升、麦门冬一升。 方歌 加减化裁 若胃阴不足,胃火上逆,口舌糜烂,加石斛、天花粉清热养阴生津;胃火炽盛,消谷善饥,舌红脉数者,可加知母、天花粉以增强清热生津之效;气分热犹盛,可加知母、黄...
中医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解读:竹叶石膏汤 127 已完结 ·共1课时 有效期2个月 回归《神农本草经》《伤寒论》中药之本是保证中医临床疗效之根本 发布者 关注 中医药非遗网 祝之友,主任中药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药临床药学学科倡导者、开拓者,四川省十大名中医,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课程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