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簧竹雕集书法、绘画、篆刻于一体,学习要求高。为播撒“传承星火”,近年来,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罗启松、罗文驰、吕志贤、戴剑雄等人将翻簧竹雕引入校园。 作为黄岩澄江中学的美术老师,戴剑雄向学校申请教学场地,自编教材,开设两周一次的翻簧竹雕固定课程。“学生们都喜欢翻簧竹雕,开班授课能起到普及和宣传的作用。”他说。
黄岩翻簧竹雕是浙江省黄岩地区民间传统的工艺品种,它始创于清代同治九年?(1870),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黄岩是国内最早创制翻簧竹雕的地区之一,也是国内目前保存这一手工艺流程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翻簧竹雕因在毛竹内壁的簧面上雕刻而得名,亦称“贴簧”、“反簧”。其工艺是将毛竹去青取簧,经过煮、压、刨、晒等工...
,浙江台州地方传统艺术,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清道光年间,艺人方絜雕刻了贴簧小插屏"老子骑牛图",是为黄岩翻簧竹雕的发端之作.清同治年间,陈尧臣发现经他雕刻过的竹篮,竹盘,竹盒等竹制品,售价大增,便与竹编师傅合作,将竹簧从毛竹中劈出取出来,制成手掌...
“我20岁出头就进了翻簧厂,如今握刻刀已逾60年。”罗启松说,制作翻簧时保留竹节翻出竹簧,用三棱雕刀进行雕刻,这是黄岩翻簧竹雕的独有技艺。此外,翻簧竹雕技艺还是一门综合艺术,绘画、雕刻是基础,“好在自小临摹名家画谱,打下了国画底子,在绘画和雕刻手法上可以互鉴融通”。
翻簧竹雕是黄岩的传统工艺,也叫“贴黄”“文竹”,因其雕刻在毛竹内壁的簧面上而得名。翻簧竹雕在清代中期达到鼎盛,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并称为浙江名雕。黄岩是国内最早创造翻簧竹雕的产区之一,也是国内目前保存该手工工艺流程最完整的地区之一。尽管黄岩做翻簧竹雕的人也已寥寥无几,...
2017年8月9日,由南京市博物馆、金陵竹刻艺术博物馆、江苏省竹刻艺术研究会、台州市黄岩启松翻簧研究所联合承办的“刻意江南——黄岩翻簧竹雕罗启松大师创作六十周年成果展”在南京市博物馆金陵竹刻展厅开展。 罗启松,男,1935年出生于浙江黄岩,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竹工艺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岩翻簧竹雕代表性...
由于翻簧作品外观淡雅素洁,质感如同象牙,可与玉雕、漆器相媲美。1964年5月初,郭沫若先生在黄岩观看翻簧竹刻后,曾给予极高的评价:“翻簧竹雕采用国画手法,把绘画技巧与雕刻手法融为一体,有画面、有题款、有图章,构成一幅幅有诗情画意的工艺品。真不愧与青田石雕、东阳木雕构成浙江的三大雕之一。”...
罗启松—竹刻(黄岩翻簧竹雕)—浙江 罗启松,1935年出生,男,汉族,浙江台州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竹刻(黄岩翻簧竹雕)代表性传承人。翻簧竹雕因在毛竹内壁的簧面上雕刻而得名,是浙江省黄岩地区民间传统的工艺品种,它始创于清...
今日播放 | 【年华易老 技·忆永存】竹刻(黄岩翻簧竹雕) / 面人(北京面人郎) http://t.cn/A6a50M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