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临近端午佳节,即将开展浴兰活动。参与者人山人海,梳洗后剩下的香粉胭脂随水流入河中,布满河面。将那五彩花线轻轻地缠在玉色手臂上,小小的符篆斜挂在发髻上。只祈愿能与相爱的人天长地久,白头偕老。苏轼在...
乡间真是好呀,石榴花开得正艳,两角的粽子包好了,艾草束在帽子上。端午有一个习俗,就是储药,配药方,这一年就不会生病。做完了这些,夕阳西下,他放松地笑着喝起酒来。没有装饰,所以诗美;没有做作,所以情真。山村的美好风光,端午的惬意,扑面而来。活在这温柔的世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6、最愤懑的...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这首词主要描写妇女欢度端午佳节的情景。上阕描述她们端午出行前所做的各种准备:穿着华丽,沐芳浴兰。下阕写词人偕朝云(苏轼的侍妾)参加的端午节活动。词人着重描写缠线、挂符,且用对偶句式,为的是“佳人...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宋苏轼《浣溪沙.端午》这首词是苏轼被贬惠州后,正值端午节,想念侍妾朝云,于是写下这首词送给她,也间接反映了当时女子欢度端午的情形。端午节女子有浴兰花汤的习俗,沐浴之后,将五色的彩线缠在手臂上...
1.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2.五日当庭斫绿瓜,蒲觞聊与酌流霞。——孙元衡《端午》3.寂寞过端午,流离又异乡。——陈肇兴《山中遣闷 其三》4.恰逢端午至,不觉和诗成。——许月卿《次韵蜀人李施州芾端午 其一》5.岂复记佳节,饱食睡亭午。——李之仪《端午睡起和韵》6.老大偏多...
诗人在端午日,看山村中盛开的石榴花,包粽子、挂艾草、采药草,在额上点了雄黄酒,傍晚忙完了,准备喝一杯。喜迁莺·端午泛湖 宋·黄裳 梅霖初歇。乍绛蕊海榴,争开时节。角黍包金,香蒲切玉,是处玳筵罗列。斗巧尽输年少,玉腕彩丝双结。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难画处,激起浪花,飞作湖间...
1.端午 唐 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此诗从端午传说写起,端午节日是为了纪念蒙冤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继而发出感慨,浩浩荡荡的汨罗江水流了几千年,竟不能洗掉屈原的冤屈,从而表达了对屈原蒙冤的愤慨和同情。2.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宋 欧阳修 五月榴花...
浣溪沙·端午 宋代: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端午日 唐代:殷尧藩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端午 唐代:李隆基...
祝你端午安康 01 《浣溪沙·端午》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流香涨腻满晴川。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佳人相见一千年。02 《端午》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