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杂忆——精选推荐 端午杂忆南冠悟语 《端午杂忆》 (⼀) ⽆知年少盼端阳, 放任顽⽪佩彩囊。 不解屈原千载恨, 何来殉死祭国殇? (⼆) 每逢端午盼安康, 遍觅⽥畴寻艾⾹。 芳翠⽆垠铺碧野 花⾹四溢润⼼房。 (三) 常忆⼉时过端阳,...
端午杂忆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曾记得,儿时端午节最有兴趣的是三件事:挂香囊、插艾蒿、吃粽子。 焦桥古镇有一座百年药店广济堂。端午前夕,坐堂的李三先生就连夜配好香料,一手拿炊帚,两脚蹬药碾,咣啷啷——咣啷啷——把香料碾压成粉末,过筛,然后用粉红色有光纸包成小包,装在一只竹箩筐里。药店里...
年年端午惹乡愁,总为粽香在心头。荔枝香里粽香浓,客家美食占头筹。
老家的童谣真的很有趣,端午节期间,适逢南瓜花盛开的季节,记得小时候有这样一首童谣,我颠来倒去地翻出来,过往的朋友看过来,还记不记得有这样一首有关于外婆家元素的童谣: 南瓜花,黄呱呱。 囡妮孙,奉大伯。 大伯来耕田, 小伯来耘田, 耘来耘开耘到水中央, 捉得只蜻蜓吊绵线,蜻蜓呒麦尾巴格, 嘟啊嘟啊飞到外...
若是再近些的联系,那就是在我们家乡这边,端午时有给小孩儿穿五毒鞋、戴五毒肚兜兜儿的。五毒指蛇、蝎、蜘蛛、壁虎、癞蛤蟆等。这几种动物都是有毒的,咬人后,人会中毒,小孩儿更容易受到这些动物的伤害。五月,这些动物活动较多,所以在端午节时,用这种方法驱压五毒。
端午节杂忆 这是WeWrite发布的第186篇用户投稿 By 中读用户@狂欢的夜樱 糯枣糕:黏糯香甜中的幸福 仲夏时节,天气开始闷热了起来。昼长夜短,不充足的睡眠还未从夜半被蚊子侵袭中修复过来时,早上6点又开始被热辣的太阳光线所惊扰。早上到办公室里,一名老前辈送给我两朵白玉兰,她说可以放在办公室里,你们年轻...
杂忆端午节 方闻春去,却是夏深。农历五月,紫色的泡桐花开了,微风吹拂,麦浪汹涌着,一浪高涌过一浪;院内菜圃里的瓜菜开始坐胎,成双成对的小黄蝴蝶在菜花中嬉戏着,忽远忽近。 小城街头,多了卖苇叶、卖艾草的小摊,间或会蹲几个卖包籽儿(香包)的老年妇女,她们手扶一个简陋的“平”字形木架,上面挂满了五颜...
端午杂忆 又逢端午节,心中忽然想起许多关于这个节日的往事,历历在目,仿佛如昨。 (一)庙会 在我的家乡,每年有三次庙会,分别是农历的四月初八、十八、二十八。这三次庙会分别是“娘娘庙”、“楞严禅寺”、“妈祖庙”。这个“妈祖庙”因为在辽河码头的西边儿,家乡人俗称“西大庙”。
端午节杂忆 周公无梦 游戏山水 随意人生 1 人赞同了该文章 尤记当年 湘水微澜 艾草菖蒲 雄黄淡酒 冻米鸡鸭 江鱼嫩鳝 蔬果异彩 糯粽香糅 状元桥边 锣鼓喧天 龙舟竟渡 手眼尽收 年年端阳 今又重五 一粽在手 不见龙舟 仰望天空 骄阳依旧 雷神歇班 雨母出走 默祷祈愿 亲朋故友 端午安康 百毒不受 ...
家乡的涧水旁生有一种叫“藁本”的香草,村民们会在秋天偶有的闲暇里去挖藁本,取其根茎,在清水里洗净了,放在窗台上晒干,待来年端午节时,把根茎用剪刀剪成小丁,掺和艾叶、荆芥叶等,作为填充包籽儿的香料。 母亲手巧,每年端午她都会精心地为我和哥哥缝绣球、缠五色钱,外加什么如意、花瓶、石榴等色彩艳丽的包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