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有个叫章碣的诗人写过一首《焚书坑》,用一首七绝揭示秦亡的原因。章碣是桐庐人出生在书香门第,他的爷爷、父亲都是诗人。他写诗议论古今,喜欢表达他对历史问题、现实问题的见解。人们喜欢他敢于直言,口口传诵他的诗句。他探讨秦朝灭亡,选取了焚书坑儒这件事进行评价。史书上记载,秦始皇在公元前213年左右焚...
《焚书坑》章碣 古诗的灰烬还没冷却,山东群雄已揭竿起义,起义军领袖刘邦和项羽,原来都不读书! 注释 《焚书坑》章碣 古诗:秦始皇焚烧诗书之地,故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 竹帛:代指书籍。烟销:指把书籍烧光。帝业:皇帝的事业。这里指秦始皇统治天下,巩固统治地位的事业。虚:空虚。
秦始皇三十四年(前213),采纳丞相李斯的奏议,下令在全国范围内搜集焚毁儒家《诗》、《书》和百家之书,令下之后三十日不烧者,罚作筑城的苦役,造成中国历史上一场文化浩劫。 焚书坑据传是当年焚书的一个洞穴,旧址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的骊山上。章碣或者到过那里,目之所触,感慨系之,便写了这首诗。 诗一开始就...
《焚书坑·章碣》原文与赏析诗人在句式和文字上也下了一些功夫如坑灰未冷的未字就颇有意味未冷当然是一种夸张的说法而事实上从秦始皇焚书坑儒到陈胜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的确没有多少时间一个未字就将坑灰和山东乱这两件历史事件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历史事实来对秦始皇企图以焚书来换取子孙帝王万世之业的愚蠢之举进行...
唐朝诗人章碣作《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是通过追忆“焚书坑儒”来A. 反思秦亡的历史教训B. 说明其是秦亡主要原因
诗人章碣的《焚书坑》云:“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对诗意理解准确的是( ) A. 暴政是秦朝灭亡的根源 B. 文化专制未达到预期目的 C. 焚书钳
出自:[唐代]章碣所作《焚书坑》 拼音:zhú bó yān xiāo dì yè xū ,guān hé kōng suǒ zǔ lóng jū 。 诗句:竹帛烟消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繁体:竹帛煙消帝業虛,關河空鎖祖龍居。 翻译:焚书的烟雾刚刚散尽,秦始皇的帝业也随之灭亡,函谷关和黄河天险,也锁守不住始皇的故国旧居。
章碣《焚书坑》原文、译文及赏析 焚书坑 章碣 竹帛烟销帝王业,关河空锁祖龙①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史记·秦始皇本纪》集解引苏林语说:“祖,始也。龙,人君象。谓秦始皇也。” 译文 孙长江 刻在竹上,写在帛上的书籍,化作了烟化作了灰消失了,秦始皇的帝业也随之灭亡,险峻的函谷关,滔滔...
《焚书坑》 唐代:章碣 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焚书坑》译文 竹帛燃烧的烟雾刚刚散尽,秦始皇的帝业也化为空虚,函谷关和黄河天险,也锁守不住始皇的故国旧居。 焚书坑的灰烬还没冷却,山东群雄已揭竿而起,灭亡秦国的刘邦和项羽,原来并不读书! 《焚书坑》注释 焚书坑...
章碣的怀古诗《焚书坑》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函谷关和黄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这首诗着重反映了( )A. 焚书坑儒是秦朝灭亡的直接原因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