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隶篆相较于行草,因表达的对象和意境不同,章法多表现为法度森严、严肃谨致,讲究的整齐划一但又不失灵动。章法虽为书法三要素之一,若过分强调,循规蹈矩,不越雷池一步,禁锢自身,则易形成珠算子、秀女体、馆阁体,反而不是很好了。
这种流畅自然、感知诗意的审美理念为书法带来了美妙的视觉享受,体现了书法家对自然力量和规律的洞察。因此,“笔断意连、气脉不断”的审美体系成为了书法艺术的经典理念,被众多书家传承和发扬。通过分析于右任草书的章法美,我们认识到书法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精神的体现。鉴赏书法时,要关注整体美,而非拘泥于字字...
书法的章法美是书法艺术中一个重要的审美范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整体和谐 - 字与字协调:书法作品中,每个字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大小、形状、姿态等方面相互呼应、协调。如王羲之《兰亭集序》,字的大小错落有致,“之”字有多种写法,形态各异却都与周围字和谐统一,形成一种自然流畅的美感。- 行...
草书欣赏的章法美 章法就是一幅作品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是否疏密得当,大小相宜。一幅章法讲究的草书作品,则能表现顾盼有情、精神飞动、全章贯气的艺术效果。 王羲之《得示贴》 知书者“观章见阵”。章即章法,是欣赏书法艺术的总体表现,阵是布白,即书写以外的空白之处。就章法而言,一点乃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
书法的章法是一幅作品的格局和表现形式,是书法作品诸要素的综合。章法又称分间分布,是研究字与字、行与行之间以及整幅字之间的布局方法,以显示多样性的统一,“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以展现和谐变化的风格之美。书法的美取决于整体美,人们常说“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不识庐山真面目...
下面,我们结合山东博物馆珍藏甲骨拓片,来浅析其章法之美: 一、严整规范的秩序美 甲骨文的发明是为了记录宗教仪式行为,只有上层社会进行占卜祭祀的少数人群能够掌握。从事契刻卜辞的契刻者,有相对稳定的专业群体,而他们的契刻传承也因之相对规范有序。占卜问询、沟通鬼神具有神圣的宗教意味,契刻卜辞也同样具有神圣的意味...
孙过庭强调草书章法中的“违而不犯,和而不同”,这一原则深刻体现了“中和之美”,揭示了草书章法形式美的核心规律:多样性的和谐统一。布局作为外在的客观表现形式,不仅关注外形,更在于通过点画的粗细、方圆的巧妙对比,结体的大小、正斜的和谐安排,以及墨色的浓淡、枯润的巧妙变换,还有疏密、虚实的精心布局,...
从《兰亭序》这幅书法可以看出,之所以能够流传千年,并不是仅仅局限于表面的技法上,而是有着更深一层的内涵。文章之美,章法之美、笔法之美组成了这幅书法的他的艺术造诣。从另一方面也说明《兰亭序》之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并不是徒有虚名的。我们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或多或少的会临摹这幅书法,从中感悟...
黄牧甫篆刻章法美 章法是篆刻艺术中最重要、最具魅力的环节之一。章法以篆法为基础,通过精心设计,表现作品艺术构思,与之相应的刀法则是对创作构思每一细节的实施。在具体作品的创作中,各种表现手法大多是综合使用,互为因果、互相映发,最终共同营造出作品的艺术风貌。在作品的基本样式和和印文结篆风格类型确定以后,...
章法是指协调作品中字间和行间的呼应、顾盼关系,使它组成和谐美观艺术整体的布局方法。笔法、结构和墨法都是着眼于作品的局部。而章法布局需要从全局出发,对作品整体审美效果进行宏观把握。厚重的点画,严谨的结构,丰富的墨法都要通过和谐的章法展现出来。书法章法之美,是书法艺术审美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巧妙的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