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章、议、奏、疏是古代中国臣子向皇帝进言的四种文体的总称。 表章是一种奏疏文体,也称“表”。这种文体起源于汉代,是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或请求的一种特殊形式。在表章中,臣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意见、建议或请求,并陈述理由,以说服皇帝接受自己的观点或请求。 议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奏疏文体,主要用于议论国家大事或社会...
疏文是古代中国官员向上级主管或君主汇报政务或个人事务的一种文书形式。与章奏和表议不同的是,疏文通常由下级官员向上级主管或君主呈递。 3.2 疏文的特点 疏文具有以下特点: (1)内容简洁:疏文要求内容简洁明了,不得冗长繁琐。 (2)语言得体:疏文要求语言得体,不得使用粗俗语言或侮辱性词汇。 (3)格式规范:疏...
-, 视频播放量 298、弹幕量 0、点赞数 6、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7、转发人数 3, 视频作者 爱语文学语文,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文言难记易错词之012会,难记易错文言词022听,难记易错词汇005病,难记易错文言词汇之006贼,难记易错文言词汇之013谴,高考难记易错文言词汇
魏晋南北朝时期常用奏疏文体,除沿用章、表、议等外又增加了启文,其功用兼有表、奏两种文体,既可以陈政言事,又可以用于让爵谢恩。隋、唐、宋时期一般常用表和状两种形式。状,用于奏疏,又称呈状,主要用来大臣向皇帝说明情况、反映问题,有“奏状”、“申状”、“呈状”等。宋代常用奏疏文体增加札子,是大...
1、使用时间不同:秦统一六国后始称为奏;汉代臣僚上书有时也称上疏,同时分析问题的奏章也别称为疏;晋朝开始使用表; 2、文案不同:奏是文书;章是书面报告;梳是奏章;表是文书。10分享举报为您推荐 春秋大义是什么意思 遑论是什么意思 质言之是什么意思 盐引是什么意思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
章奏表议疏 天顺八年九月初五日,臣某言。 臣欲备言世务,所举章奏,伏乞圣明采择施行,则万民之福也。今科道诸臣,日进数事,不为无益,然或者杂以讥讪,至於戾渎,恐开后来侈口,妄有议论,反伤政体。况今外廷耳目众多,平居国事,未免驰竞;万一在外违戾之言,误人主之从违,又非皇上诚心务实,而礼乐治化,已...
章奏表议疏是什么意思? 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不同作用及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秦初改”书“为”奏“。汉代,呈文被分成四个小类,即”章“、”奏“、”表“、”议“。刘勰在《文心雕龙·章表》写道:“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
区别 1、使用时间不同:秦统一六国后始称为奏;汉代臣僚上书有时也称上疏,同时分析问题的奏章也别称为疏;晋朝开始使用表;2、文案不同:奏是文书;章是书面报告;梳是奏章;表是文书。含义 1、奏 臣子上帝王的文书。2、章 臣下呈给皇上的书面报告。3、疏 指上奏章。4、表 给皇帝上的奏章 。...
12.奏疏:上书给天子的文章的通称。在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如:奏、疏、议、章、表、上书、封事等。「章」是用来的;「奏」是用来即揭发别人的;「表」是用来的:「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当然,关于这些上书的名称和功用,随着不同的时代也有变化。「疏」也是臣下向皇帝或有所劝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