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竟陵王是为了潜伏在陆远身边,找到他更多罪证,将他定罪。陆远派人监视竟陵王期间,他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就在书房呆着,其实他是在偷偷模仿陆远笔迹,想要假冒陆远之名用兵符和陆远亲笔书信将他私自训练的精兵调到建康城,坐实他谋反的罪证。竟陵王前去陆家赴宴,陆远不设防的将陆家多年私养精兵的地方告诉...
竟陵王 作者 历史 / 两晋隋唐 4417字|连载更新时间 2023-05-22 14:080张 月票 4 张 推荐票 0人 书友 刘诞穿越到南朝刘宋,成了宋孝文帝刘义隆的第六个儿子刘诞,这一年是元嘉二十九年,公元452年。此时,距离他的死亡时间公元459年,还有七年。公元459年,刘诞被孝武帝刘骏逼反,身死广陵。作为一个穿越者,...
竟陵王的结局是一个人继续守护大宋江山,变得更加的成熟稳重。剧中开始,彭城王一直在故意疏远竟陵王,不是因为害怕他会成为自己权力的阻碍,而是因为自己推行的新政与对付的敌人有些与竟陵王存在的血缘关系,担心他陷入忠义两难全的境地,故事的开始,竟陵王也确实没理解彭城王的做法,曾也一度地以为彭城...
于是,竟陵王又再一次的开启了事业副本,加上后来因为皇上要处决骊歌,彭城王为了骊歌愿意放弃权利,竟陵王更是有更多关于朝廷的决策要拿主意,变得一心一意搞事业。剧中唯一的遗憾大概是竟陵王一直都是孤身一人,有红颜知己陆婉却隔着家族仇恨,喜欢上骊歌可那是自个四哥的媳妇,只能做嫂子和朋友了。到这里也就不得...
竟陵王刘诞,字休文,是南朝宋文帝第六子。元嘉二十年,十一岁,被封为广陵王,拥有二千户的食邑。二十一年,监理南兖州各个军营的事务,出任镇守广陵县。不久,凭借本号迁徙到南徐州任刺史,后来改任随郡王。皇上想要大举北讨,命令各个藩郡一起出兵,没有不逃跑失败的;只有刘诞的中兵参军柳元景首先攻克了弘农、关、陕三...
根本用不着在太妃的寿宴上用那么低级的手段亲自动手,可惜竟陵王一开始就没能想通这点。好在,竟陵王愿意最后赌上一夜,真相终于大白,两兄弟终于和好,结局也算不错。竟陵王是一位感性重感情的人,彭城王也是,只是彭城王比竟陵王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显得更理智,好在竟陵王的结局是美好的!
《锦绣南歌》中竟陵王刘义宣是好人,他之所以和刘义康作对,是为了从陆远手中拿到为骊歌解毒的解药。以下是具体分析:竟陵王刘义宣是好人:竟陵王刘义宣在剧中的行为虽然一度让观众误解,但实际上他始终保持着正派的作风。他为了救身中剧毒的骊歌,不得不投靠奸臣陆远,并在朝堂上处处帮陆远说话,甚至公开和...
竟陵王宽厚有理,又在平定刘义宣叛乱中立了功。人心暗中向着他。刘诞收罗了很多有才能、有勇力的人,积蓄精良的盔甲和兵器。刘骏由此猜忌他,任命他出任南兖州刺史,镇守广陵(今江苏扬州市);派心腹刘延孙镇守京口(今江苏镇江市),防备他。 刘诞知道皇帝的意思,也在暗中做准备。他借口魏国入侵,加高城墙,挖深城壕,...
竟陵王萧子良(公元460-494年),系齐高帝萧道成之孙,齐武帝萧赜⑥的第二个儿子,齐高帝时任丹阳太守,齐武帝时封为竟陵王,官拜司徒。萧子良为政期间,体恤百姓疾苦,每逢有荒灾,则上奏朝廷,请求开仓放粮,宽减赋税,深得老百姓爱戴;萧子良爱好文学,文风炽烈,在文人中有很高的声誉,当时人称他的文风直逼“建安七子&...
常理来说,像竟陵王这种不追名逐利,身后又有靠山的人应该是能够笑到最后的。就目前的剧情来看,沈家父子被陆远陷害,马上要被处斩,竟陵王却倒向了陆远,疏离了骊歌,亦与彭城王翻脸,似乎是听信了谗言,与彭城王有了嫌隙,这让更多人不禁猜测,竟陵王这是黑化了吗?后面的剧情,我想大家应该也知晓一二。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