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只适用于纯化的样品进行实验。首先将Ab1固化到生物传感器,然后结合已经预混好的Ab2和抗原,Ab2的摩尔浓度应为抗原的3-5倍以上,以确保几乎所有的抗原都被Ab2结合。这个方法不受抗原是否是多聚体的影响,是对其他两种实验方法非常好的验证或补充实验。案例一:竞争性结合实验揭示疫苗加强针提升奥密克戎感染的重症...
案例一:竞争性结合实验揭示疫苗加强针提升奥密克戎感染的重症保护分子机制 从多名三剂新冠疫苗接种者的新冠特异性记忆B淋巴细胞中成功获得323株全人源抗体,用Octet® RED384检测发现这些抗体都与野生型的新冠病毒S蛋白高亲和力结合,其中24株对奥密克戎等突变株均有比较强的抑制活性。这表明三剂疫苗免疫后,约7%的记...
案例一:竞争性结合实验揭示疫苗加强针提升奥密克戎感染的重症保护分子机制 从多名三剂新冠疫苗接种者的新冠特异性记忆B淋巴细胞中成功获得323株全人源抗体,用Octet® RED384检测发现这些抗体都与野生型的新冠病毒S蛋白高亲和力结合,其中24株对奥密克戎等突变株均有比较强的抑制活性。这表明三剂疫苗免疫后,约7%的记...
通过多轮的化药库筛选、分子对接等实验,课题组筛选到Tuftsin分子。使用Biacore体外验证了Tuftsin与ACE2分子及抑制的效应分子NRP1的亲和力,结果表明Tuftsin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ACE2分子。通过基于SPR的竞争结合实验验证了Tuftsin能有效抑制 SARS-CoV-2 S1蛋白与ACE2的结合。首先研究人员利用Biacore测定了Tuftsin与ACE2...
案例一:竞争性结合实验揭示疫苗加强针提升奥密克戎感染的重症保护分子机制 从多名三剂新冠疫苗接种者的新冠特异性记忆B淋巴细胞中成功获得323株全人源抗体,用Octet® RED384检测发现这些抗体都与野生型的新冠病毒S蛋白高亲和力结合,其中24株对奥密克戎等突变株均有比较强的抑制活性。这表明三剂疫苗免疫后,约7%的记...
然后又利用Biacore进行了竞争结合实验研究了Tuftsin能否影响是蛋白与ACE2的结合,将S1蛋白固定在CM5芯片上,设置ACE2 (5 nM) 对照组及Tuftsin+ACE2(ACE2为固定浓度,5 nM; Tuftsin设置9/156/625uM)实验组;结果表明,Tuftsin浓度越高,结合响应值 (Response, RU) 越低,即证明Tuftsin可有效阻断/抑制S1与ACE2的识...
以A、B分子竞争性结合C分子为例,做MST实验时一般将C分子作为Target分子(标记荧光),实验时需要用浓度大于A-C亲和力数值10倍以上的A分子与Target分子(荧光标记的C分子)混合,以确保绝大多数C分子都能被A分子结合。实验过程中A分子的浓度较高,MST 技术做竞争性实验时最少只需要使用50ul的A分子与Target分子混合...
通过多轮的化药库筛选、分子对接等实验,课题组筛选到Tuftsin分子。使用Biacore体外验证了Tuftsin与ACE2分子及抑制的效应分子NRP1的亲和力,结果表明Tuftsin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ACE2分子。通过基于SPR的竞争结合实验验证了Tuftsin能有效抑制 SARS-CoV-2 S1蛋白与ACE2的结合。
案例一:竞争性结合实验揭示疫苗加强针提升奥密克戎感染的重症保护分子机制 从多名三剂新冠疫苗接种者的新冠特异性记忆B淋巴细胞中成功获得323株全人源抗体,用Octet® RED384检测发现这些抗体都与野生型的新冠病毒S蛋白高亲和力结合,其中24株对奥密克戎等突变株均有比较强的抑制活性。这表明三剂疫苗免疫后,约7%的记...
Biacore体外验证了Tuftsin与ACE2分子及抑制的效应分子NRP1的亲和力,结果显示Tuftsin能特异性识别并结合ACE2分子。SPR技术进一步验证了Tuftsin能有效抑制 SARS-CoV-2 S1蛋白与ACE2的结合,实验结果显示Tuftsin浓度越高,结合响应值 (Response, RU) 越低,证明Tuftsin可有效阻断/抑制S1与ACE2的识别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