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乃是指树立高尚之道德品质、创立独到之学说思想、建立卓越之功勋。此三者,乃人生所能达至之最高境界。立德,乃道德之基石,为人之本;立言,乃智慧之结晶,传之后世;立功,乃事业之成就,惠及当时与后世。此“三不朽”之说,源自《左传》,深刻体现了儒家思想对于个人修养、社会贡献与文化传承之重视。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指的是立德(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立功(建立卓越的功勋)、立言(创立独到的学说或思想),这三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一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出处与背景 “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的概念源自中国古代儒家思想,最早出现在《左传·襄...
立功的意思是为人民做了好事,立了大功。立言,就是以救世之心著书立说。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中国历史上,也就是说在中国的伦理观点上,最重要的是讲求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我们禅者是反功利的,禅的本身就是不朽,生命的本体就是永恒,没有什么另外的三不朽;但是作为一个禅者的观点来看,人生的确有...
儒家三不朽,指的是立德、立功、立言,这是儒家思想中对于人生最高境界的阐述。立德:立德指的是树立圣人之德,即树立圣人的道德典范,具备仁、义、礼、智、信等美德。这是儒家三不朽的最高境界,需要个人内在的修养和修炼,以达到人格的完善和心灵的净化。在儒家思想中,立德被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只有...
“立德、立言、立功”是儒家思想中的“三不朽”,出自叔孙豹(春秋时期鲁国大夫)之口。“立德”指树立高尚的品德,成为道德楷模;“立言”指创立有价值的学说或理论,被后人传颂,比如《易经》《道德经》《论语》等等;“立功”指取得卓越的成就,为国家和时代建立伟大的功业。一个人如果同时在这三个方面都有所...
三、立言 言是立德立功的延续,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和途径。立言是把人们立德做人、立功做事经历中发生的思想、经验、矛盾和方略用文字记载其要,传之与世,供人欣赏、借鉴,给人以启迪和鞭策,这是功在当时功在后世的一项有意义的工作。立言,可以抒发志向,传承文明,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说白了...
立德—— 道德操守,即所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此为最上等。 立功—— 建功立业,即所谓拯厄除难,功济于时。此为其次。 立言—— 著书立说,即所谓言得其要,理足可传。此为再次。 有此“三立”,即使过了很久也不会被废弃,这就叫做不朽。人们经常说的“永垂...
小提示:"立德立言立功,公其具三不朽;"的拼音和注音来自AI,仅供参考。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立功:建立功绩:~受奖。一人~,全家光荣。在救灾中他可立了大功。 不朽:(动)永远不可磨灭:~功绩|~丰碑。 立言:(动)指著书立说:~传世。 三不朽:谓立德、立功、立言。
真三不朽 真三不朽,是指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中国历史上“立德、立功、立言”都很显著的有两个半人,这两个人是指孔子、王阳明,另半个人是指曾国藩。实现了古今圣贤的最高人格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