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其来源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二十四节气的形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长期对天文、气象、物候进行观测、探索和总结的结果。关于立冬的具体来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在那个时候,人们已经开始通过观察太阳的运行轨迹以及周围自然环境的变化,...
立冬的来源与古诗赏析 一、立冬的来源 立冬,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冬季的开始。每年公历11月7日或8日左右,太阳到达黄经225度时为立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立冬”的解释是:“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此时,自然界中的万...
水始冰,地始冻。雉入大水为蜃。虹藏不见。天气上升,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反映了古人对立冬时节自然现象的观察;东汉《四民月令》对立冬节气的记载也非常详细,涵盖了农事
而立冬,作为冬季的开始,更是承载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一、立冬的来源追溯立冬,从字面上理解,即“立”为建立、开始,“冬”为冬季。这个节气表示冬季的正式开始。根据中国历法,立冬位于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这一日,太阳到达黄经225度,应时而至,即为立冬。历史上,立冬的记载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周朝。那时,立冬被...
立冬的来源及习俗 立冬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时间点在公历每 年11月7-8日之间,即太阳位于黄经225°。此时,太阳位于赤纬-16°9', 北京地区正午太阳高度仅有33°47'。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 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期间,汉族民间以冬至为冬季之始,需进补以 度严冬的食俗。 立,建...
冬至吃饺子的历史来源 冬至表示冬天的正式到来,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也与张仲景有关。 相传他在冬至那天继续舍“祛寒娇耳汤”给乡亲们医治冻疮,大家吃了之后都觉得很暖和,耳朵也发热,冻疮就好了。因此,冬至吃饺子也是为了纪念张仲景的善举。 立冬和冬至吃饺子的习俗不仅因为饺子的美味,更因为背后这些动人的故事和人们对...
每日科技名词|立冬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立冬 Beginning of Winter 定义: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九节气,在11月7日或8日;表示冬季开始。学科:大气科学_应用气象学相关名词:二十四节气 霜降 大雪来...
立冬的来源,出现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典籍中,书中说:“立,建始也。”又说:“冬,终也,万物收藏也。”意思是:冬天的伊始,农作物已全部收成并储藏起来,代表着冬天的来临,作物的终结和动物的冬眠。 立冬时节...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爱吃饺子。饺子是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农历大年三十是旧年和新年之交,立冬则是秋冬季节之交,故“交子”之时的饺子不能不吃。 说起立冬吃饺子,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在路上见许多百姓由于天冷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在黄河边支了口大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
冬季的第一个节气——立冬 秋意还未散尽 盛情的冬日已款款而来 此时的北方 往往寒风渐起、红叶满阶 南方则可能出现 “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的日子 天地始冻 万物收藏 古人将立冬分为三候 “一候水始冰 二候地始冻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此时节,一些地区的气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