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P波 窦性心动过缓时,P波的形态和时限通常正常。P波代表心房的除极,在心电图上表现为一个向上的尖波。 2.PR间期 PR间期是指P波与QRS波群之间的时间间隔,正常范围为0.12-0.20秒。在窦性心动过缓时,PR间期通常保持正常。 3.QRS波群 QRS波群代表心室的除极,其形态和时限在窦性心动过缓时也通常正常。QRS...
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动过缓通常是指窦性激动的频率低于60次每分,一般为45~59次每分,偶尔也可以慢至40次每分,如果窦性频率小于40次每分则应该怀疑是2:1窦房阻滞。单纯性的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一般是正常的,每一个P波后都紧跟着QRS波群,PR间期正常或者稍有延长,QT间期也可以相应的延长,但是在经过校正之后的...
窦性心动过缓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成人安静状态下的窦性心率(正常的心跳节律)低于60次/分钟。 在睡眠、体力活动或运动员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能是正常的生理反应。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颅内疾病、阻塞性黄疸、严重缺氧、低温、高钾血症等可能导致窦性心动过缓。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
一般而言,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可能是由生理性因素、药物影响或病理性原因引起的,建议及时就医,根据原因做针对性的改善。 1. 生理性因素 部分健康人群在休息或睡眠时,心率可能自然减慢,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对于无症状的生理性心动过缓,一般无需特别治疗。 2. 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
病情分析: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心脏的窦房结以每分钟少于60次的频率发出电信号,从而导致心跳减慢。这种情况可能在正常人群中出现,尤其是运动员或者在休息状态下,但也可能提示某些疾病。 1.窦性心动过缓的定义:当心脏的窦房结发出的电信号使心跳频率低于每分钟60次时,即称为窦性心动过缓。正常情况下,成人的心...
心电图窦性心动过缓,可能与心脏功能较强、睡眠状态、药物因素、疾病因素等有关。 1.心脏功能较强 在健康的年轻人中,窦性心动过缓可能是正常的。例如,运动员或长期进行体力活动的人,的心脏功能较强,能够在较低的心率下满足身体的需求。 2.睡眠状态
通常,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动过缓意味着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这种情况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运动员的生理性适应、某些药物的影响、睡眠期间的自然心率降低,或者是由于某些病理状态如甲状腺功能减退、心肌梗死等。在大多数情况下,窦性心动过缓是无害的,但如果伴随有症状如头晕、乏力或晕厥,则需要进一步的评估。
通常,心电图显示的窦性心动过缓指的是心率低于每分钟60次。这种状况可能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运动员的生理性心动过缓、老年人的心脏退行性变化、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心脏本身的问题,如窦房结功能障碍。 在没有明显症状的情况下,轻微的心动过缓可能不需要特别治疗,但如果伴随有头晕、乏力或晕厥...
窦性心动过缓是心电图的一种诊断,是指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心跳小于每分钟60次。窦性心动过缓是否严重是与心动过缓的程度有关系。如果严重而持续的窦性心动过缓,每分钟心跳小于40次则比较严重,患者可以出现头晕、乏力、黑矇、晕厥等症状。如果心率达不到上述程度则不严重。窦性心动过缓还可以见于正常人。正常人...
心电图结果提示窦性心动过缓是指在心跳节律为窦性心律的前提下,心率低于60次/min的情况,生理性的窦心心动过缓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病理性的窦心心动过缓需结合病因来判断严重程度,此类情况下一般还可以前往医院完善二十四小时动态心电监测、心脏彩超、肌钙蛋白等检查评估患者病情并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