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藏、包庇罪(刑法第310条),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具体包括窝藏罪和包庇罪。 本罪所侵害的客体是司法机关正常的刑事诉讼活动。犯罪对象是各种依照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人。 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窝藏,是指为犯罪的...
作为《刑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司法解释对于司法机关和律师在办理涉嫌窝藏、包庇的刑事犯罪时提供了法律渊源,利于窝藏、包庇罪的精准适用,为实现刑法罪责刑相一致、罪刑法定原则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为犯罪分子提供隐藏处所、财物,或者帮助其逃匿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窝藏、包庇罪的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他人实施犯罪行为,并有意为其提供帮助、庇护。 窝藏罪是指为了帮助犯罪分子隐匿罪证、毁灭罪证或者提供住处、交通、藏匿处等帮助行为。而包庇罪则是指为了帮助犯罪...
比如,多次窝藏、包庇犯罪的人;窝藏、包庇多名犯罪的人;被窝藏、包庇的人犯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主义或者极端主义犯罪,或者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组织者、领导者,且可能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都属于窝藏、包庇罪“情节严重”的情形。《解释》既明确了司法机关对“明知”的证明责任,又指出了认定“...
窝藏、包庇罪是指在了解犯罪情况或犯罪者的前提下,提供隐藏场所、财务支持、协助逃逸或伪造证据以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司法解释明确指出,"明知"既包括对犯罪事实的知晓,也包括对犯罪者身份的认知。窝藏行为不仅限于提供隐藏场所和财务支持,还包括其他协助逃逸的手段。包庇则主要表现为伪造证据,...
近亲属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蔽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窝藏、包庇是犯罪人的亲友为其提供隐蔽处所、财物,犯罪人的亲友实施了窝藏、包庇行为的,也构成窝藏、包庇罪。除了上述提到的帮助犯罪嫌疑人或罪犯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外,近亲属窝藏包庇罪的司法解释...
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关于窝藏包庇罪的司法解释,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窝藏,包庇罪的情形 窝藏,包庇罪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 向司法机关提供虚假证明掩盖犯罪人.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作假证明予以包庇. 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
法律分析:1,本罪客体是国家的刑事司法秩序. 2,客观上必须实施了窝藏或包庇犯罪人的行为. (1)行为人所窝藏或者包庇的必须是"犯罪的人".首先,"犯罪的人"应从一般意义上理解,而不能从"无罪推定"的角度作出解释,换言之,虽然包括严格意义上的"罪犯",但不是仅指已经被法院作出有罪判决的人.其次,已被公安,司法...
窝藏罪、包庇罪最新司法解释5858法律咨询 立即播放 打开App,流畅又高清100+个相关视频 更多 21.7万 1423 07:28 App 婚姻新司法解释说了些什么?保护婚姻让敛财者退散 1554 0 03:53 App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行为起算点的司法纷争 1.3万 46 01:19:39 App 【热点1.16】立法专家杨立新:《民法典》婚姻家庭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