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元的这种联系方式叫作突触传递。它使神经冲动在神经元之间传导。 突触在构造上分突触小体、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4部分。神经元轴突末梢膨大呈球形者为突触小体。突触小体内有许多囊泡和线粒体,内含神经化学递质和合成这些递质的酶。突触小体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相联系,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物理...
突触后电位 postsynaptic potential 略称PSP.也可称突触电位(synaptic poten- tial).这是突触传递在突触后神经元中所产生的电位变化.有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另外还区别为以化学传递物质为媒介的化学传递所产生的突触后电位与以突触前神经元的动作电流进行电传递而产生的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去...
解析 答:突触电位包括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由突触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所产生,突触后膜的去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由抑制性神经递质所产生,突触后膜的超极化。反馈 收藏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前膜释放 的兴奋神经递质的作用下,在突触后膜上形成去极化的局部电流。机制: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钠钾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内流,使膜内负电位减小,发生去极化,形成局部电流 (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在突触前膜释放的抑制性的神经递质的作用下,在突触后膜上形成的...
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产生机制:①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前神经元释放兴奋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对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去极化的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②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前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对Cl-通...
一个电突触的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紧紧贴在一起形成缝隙连接,电流经过缝隙连接从一个细胞很容易流到另一个细胞。向见图的A细胞送入阈下电脉冲,引起这个细胞膜电位的变化。如果送入细胞A的电流相当一部分经过缝隙连接流入细胞B,就会相应地在B细胞引起可以察觉的膜电位变化。由于只有一部分流入细胞A的电流进入细胞B...
突触后电位(postsynaptic potential,简称PSP),又称突触电位(synaptic potential),是指在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后神经元产生的电位变化。它分为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类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表现为去极化性质,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则多数情况下表现为超极化性质。这类电位变化通过增加膜电导的短路效应,来减少...
突触后电位分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两种。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突触前膜释放某种兴奋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提高后膜对Na+ 和K+ ,尤其是Na+ 的通透性,引起Na+ 内流,突触后膜膜电位降低,局部膜去极化。当去极化达到阈电位引发动作电位,使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性增高。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突触...
通常情况下,突触后电位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的产生:当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时,其与突触后神经元的神经元合成后,再加入突触后神经元本身已有的电位变化,便能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能够让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向正值方向靠近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