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城市空间品质。结合不同尺度的城乡生活圈,对养老、教育、托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开敞空间进行谋划布局,补齐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着力优化就业、居住、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开放空间布局,引导形成“多中心、小街区、密路网”的绿色低碳、安全便利的城市空间网络结构。塑造城乡特色风貌。统筹...
整体网络结构分析反映了空间关联网络所有成员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整体结构特征,通常利用网络密度、网络效率、网络等级度等指标,在空间布局上中国的区域经济存在着明显的不平衡、不协调的现象,因此针对经济领域,学者均有较多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区域经济在19972007年的空间关联程度在不断加强,同时东部与南部地区对中国其...
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结构是研究一个国家或区域中城镇体系的点(城市与城市)、线(城市与联系通道)、面(城市与区域,吸引范围)三要素在空间的组合关系。 2.中心地理论 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826年《孤立国-孤立国对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909年《工业区位论-区位的纯理论》) 克里斯泰勒、廖什的城市...
首先,空间网络的关键参数之一是传输延迟。由于信号在空间传输中需要经过较长的距离,传输延迟成为限制空间网络性能的重要因素。为了减小传输延迟,可以采用多径传输技术,即将信号通过多条不同的路径传输,从而缩短传输时间。此外,还可以采用自适应传输技术,根据网络的拓扑结构和实时负载情况,动态调整传输路径,进一步减小传输延迟...
摘要:效率是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论文从空间地理视角研究养老服务机构效率问题,基于窗口DEA模型测度了我国2011—2020年29个省份养老服务机构的效率值及变动趋势,然后采用修正引力模型构建省际间空间关联矩阵,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
2017年7月27日,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中心、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吕斌教授在2017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城乡规划体系改革与城市转型发展"分论坛上做了题为“未来城市的网络化空间结构和城市治理模式创新”的报告,现将报告做一概略性整理,以飨...
继上篇文章介绍了基本物理单位在“绝对空间”中“紧密排列”后形成的空间结构——三角塔式网络结构之后,这篇文章来介绍一下“狄拉克之海”——又名“暗物质”与“暗能量”——又名“真空”和“空间”——也即基本物理单位在“绝对空间”中“松散排列”后形成的空间结构——立方体块式网络结构。
以往城市总体规划中,城乡空间结构强调等级规模和标准化设施配置,但现实中等级的高低并不完全等同于实际的重要性。基于等级关系的空间要素配置,容易忽视乡村的重要性和城镇的差异性。 本文认为城乡是互利共生的生态系统,基于该假设提出了城乡共生单元的概念,构建了以功能联系为核心思想的“网络型”布局模式。该模式认为城乡...
该研究面向“流空间视角下,由城市形成的虚—实二元空间呈现出怎样的网络结构及其关联模式?”这一研究问题,采用表征人们客观行为和主观意愿的迁徙流和关注流,分别构建实体和虚拟网络,通过提取相应的空间网络结构,从节点位置、属性和局部网络结构三方面揭示了虚拟网络与现实网络之间的关联。结果表明:与真实网络结构相比,虚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