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从空间互嵌的视角考察了拉萨市城关区三种主要空间互嵌类型,探讨了互嵌空间构建的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出台推动空间互嵌的政策和机制、培育以日常生活场景为重点的社区共同体文化、深化对空间互嵌功能定位的思考,实现从“混居”到“互嵌”、...
近年来,华宁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深入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充分整合利用有效资源,不断优化提升各族群众就业服务工作,探索建立“零工”市场,推动各族群众就业创业,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各族群众互嵌融居“大空间...
读书角是广场序列空间的延伸,人流可从多个方向进入,方案首先顺应基地形“势”将三角形转变为三个同心圆,圆形空间在对应人的流动方向上被切割出三个缺口,形成三个独立的C型单元空间,分别对应三个功能区块(阅览区、儿童区和咖啡吧)。三组单元空间相接处自然形成一块共享的公共空间,不同方向的人流可以自由的穿越,延续...
空间互嵌标题 一、空间互嵌:交错而居 凉山是藏彝走廊上的多民族杂居地区,有彝、汉、藏、回、蒙、苗、傈僳、傣、纳西、布依、壮、白、满、土家等14个世居民族。“走廊不是一条静态的物理空间意义的道路,而是动态的社会与文化关系网络,是不同族群频繁交往、互通有无、传播文化的地带,走廊上的族群、文明、社会、...
2.2城郊融合型乡村社会空间研究进展...8 2.3互嵌共生理论概述...9 3.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10 3.1城乡关系理论...12 3.2社会空间理论...13 3.3互嵌共生理论...
海南省人口迁移、空间互嵌与各民族交 往交流交融论略 赵罗英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 一、引言 在2021 年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逐步实现各民族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1]。历 史上人口流动对促进各民族交往...
山东省新泰市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聚焦各民族空间互嵌、产业互嵌、社会互嵌三大板块,聚力文化认同、产业振兴、民生福祉等重点工作,着力推动各民族全方位嵌入、互嵌式发展,持续推进以禹村镇为代表的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
鉴于高校劳动教育空间的层级性和互嵌性,一方面需要以分化视野着眼劳动教育在环境再造、课程建构、交往氛围、多元活动等维度的行动,另一方面需要以系统目光聚焦劳动教育空间的“地位”平衡、“壁垒”贯通、“正义”强化,从而保障高校劳动教育的去...
本文基于2000、2010和2015年全国地级市层面民族人口数据,采用多样性指数、均匀性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对中国民族人口空间互嵌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少数民族人口仍集中分布在传统民族聚居区,但扩散趋势明显,逐渐打破传统分布格局;民族人口多样性、均匀性空间集聚特征显著,围绕走廊地带形成多个热点分布中心,东中部地区则是...
“社会—空间”互嵌视角下老城区有机更新 规划框架研究 □ 程德月,张新燕,宋 霖 [摘 要]在高质量发展转型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常态化,城市老城区发展的多元需求对有机更新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面对老城区这一复杂系统,文章首先对有机更新规划研究视角、技术路线、制度保障等困境进行了反思,剖析了当前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