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智勇双全,不仅凭借着空营计吓走了曹操大军,还趁着曹军撤退之际,又临时来了一招虚张声势,使得曹军瞬间混乱不止,死伤惨重。对事不对人,单就这一点来说,空营计还是比空城计要高明些许的。首先营寨都是临时搭建,肯定没有城池容易坚守。再加上赵云后来的神来一笔,更是让曹军死伤惨重,不愧是一身是胆的...
而且,赵云不仅仅通过虚张声势让曹军退兵,还抓住时机造成敌军混乱、减员,进一步发挥了“空营计”的效果。可以说,赵云与诸葛亮的计谋各具特色,然而从实际效果和历史记录角度来看,赵云的“空营计”确实更加高明。诸葛亮的“空城计”更多的是一种智慧的展示,而赵云的“空营计”不仅体现了他的智慧,还有他无与伦...
空营计文言文翻译原文: 空营者,兵家之诡道也。敌若坚壁清野,我则以虚击实,避实击虚,攻其所必救,守其所不攻。敌若退守,我则乘虚而入,攻其所必守,守其所必攻。敌若来攻,我则坚壁不出,示敌以弱,诱敌深入,待敌疲惫,然后击之,必胜无疑。 翻译: 空营计,乃是兵家所采用的诡诈之道。若敌人坚守壁垒,...
如果说《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在历史中真实性存疑,而赵云的空营计则是如明珠照人,其熠熠多彩的场景是不容否定的。赵云空营计发生在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的战役期间。这是一场关键性的战役,对于刘备来说,夺取汉中意味着他能够在益州站稳脚跟,进一步巩固自己的势力范围。在这场汉中之战中,曹操和刘备的军队形成了...
但不得不说,赵云的“空营计”在史料里确实有记载,虽然没有小说里那么夸张,但大概率是有原型的。战场上的心理博弈本就充满变数,尤其是弱势一方,有时候就得靠虚张声势撑场面,赵云这么干符合他的性格,也符合当时的战局。归根结底,三国中的“空营计”可能没小说里写的那么玄,但赵云临危不乱、见机行事的...
赵云这次空营计,不仅成功吓退强敌,还趁机反戈一击,造成敌军实际损失,堪称智勇双全的典范。这次胜利,对当时的汉中战局影响不小,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曹操的撤军和刘备最终夺取汉中、进而称王称帝的进程。除了赵云,东吴那边也有将领用过类似的计策。比如大将朱桓在濡须防御曹仁的进攻时。当时曹仁声东击西,主力突然杀到...
赵云有勇有谋,先是用空城计吓退了曹操的部队,接着又抓住机会,在曹军撤退时假装声势浩大,搞得敌军阵脚大乱,损失惨重。就事论事来看,虚张声势的空营计确实比空城计略胜一筹。一开始扎的营地都是临时凑合的,肯定不如城墙那么结实好守。而且赵云后面那招实在太绝了,直接把曹军打得人仰马翻,不愧是出了名...
孔明空寨诱敌大摆空营计 孟获四进四出蜀军大营, 视频播放量 5、弹幕量 0、点赞数 0、投硬币枚数 0、收藏人数 0、转发人数 0, 视频作者 旭旭说历史, 作者简介 ,相关视频:其实真不怪曹丞相,“周瑜被收回兵符那一刻,才知道,孙权终究不是孙策!”,刘备拉刘璋的那一把,估
空营计读后感 第一篇 翻开《空营计》,读到诸葛亮坐在城头焚香抚琴,司马懿十万大军止步城下,这一瞬间总忍不住屏住呼吸。小时候看三国故事,只觉得诸葛亮聪明绝顶,现在再读,却品出更多味道。空城计能成功,靠的不只是计谋本身,更是对人心的把控。司马懿多疑,诸葛亮偏偏利用他的多疑。城门大开,百姓洒扫,每一处...
空营计3 浪迹天涯7 浪迹天涯6 中伏4 浪迹天涯5 浪迹天涯4 浪迹天涯3 上阵杀敌3 上阵杀敌2 摩勒下山2 与父决裂2 与父决裂1 昆仑奴中的张通儒 军营重逢7 投军杀敌3 上阵杀敌 中伏6 情多自扰6 抓壮丁1 寻找摩勒 摩勒遇袭4 隔墙有耳2 全军覆没1 全军覆没2 中伏4 中伏2 落荒而逃5 红绡寻死4 投军杀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