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条目:足厥阴肝经穴;位于足厥阴肝经上的穴位左右各14个,共28个:大敦穴、行间穴、太冲穴、中封穴、蠡沟穴、中都穴、膝关穴、曲泉穴、阴包穴、足五里穴、阴廉穴、急脉穴、章门穴、期门穴。 足厥阴肝经一侧有14个穴位(左右两侧共28穴)。其中12穴分布于腹部和胸部,12...
【定位】:在足背侧,商丘与解溪连线之间,胫骨前肌腱的内侧凹陷处 【作用】:疏肝利胆,通经活络。 【主治】:①疝气,腹痛。②遗精。③小便不利。 【类别】:经穴 蠡沟 【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5寸,胫骨内侧面中央 【作用】:疏泄肝胆,调经利湿。 【主治】:①外阴瘙痒,阳强。②月经不调,带下。③小便不...
③腹胀,呃逆,吞酸。 【类别】:肝募穴,足厥阴、太阴与阴维脉交会穴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