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稻作适宜的温度、降雨量和日照等气候因素的不同,中国一般将稻区划分为南方稻区和北方稻区。 南方稻区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广西、福建、台湾、广东等地,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适宜稻作生长。南方稻区的稻作以水稻为主,主要种植早稻和晚稻。 北方稻区包括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等地,气候相对寒冷,降水较少,种植...
此外,专家团队围绕稻麦全程机械化开展多项科技服务,成果斐然。在新技术新模式的助力下,2024年大邑水稻百亩超高产攻关示范片平均亩产813.1公斤,还在全市水稻种植能手竞赛中取得佳绩。大邑作为“天府粮仓”成都片区核心区域,粮油种植面积和产量稳定。此次培训会落地大邑,正是看中其在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的突出表现。
- 长江中下游双季稻区:亩产900-1300斤(早稻+晚稻) - 东北单季粳稻带:亩产1100-1500斤 - 西南高原稻区:亩产700-1000斤 该数据已综合考虑不同种植规模与经营模式的产量表现。 三、系统化增产技术方案 1. 品种更新策略:推荐选择'晶两优华占'等具...
一.华南双季稻稻作区 位于南岭以南,我国最南部。包括闽(福建)、粤(广州)、桂(广西)、滇(云南)的南部以及台湾省、海南省和南海诸岛全部。包括194个县(市)(暂不包括台湾省)。水稻面积占全国的18%。 1.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 东起福建的长乐县和台湾省,西迄云南的广南县,南至广东的吴川县,包括131个县...
我国东北稻区种植的水稻属于粳稻,而非籼稻。 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生产基地,水稻种植在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对于东北稻区种植的水稻品种,很多人存在误解,认为其属于籼稻。实际上,东北稻区种植的水稻主要是粳稻。 籼稻和粳稻是水稻的两个主要亚种,它们在形态、生长习性和...
“针对寒地稻区水稻生产中除草剂使用次数多、用药量大,部分抗性及难防杂草无法得到有效防控问题,团队研发出适用于寒地稻区省工省时、轻简环保的‘两封一补动态精准施药’除草剂减施增效技术模式。”《稻田恶性杂草全程绿色防控技术体系示范》课题主持人、黑...
奇妙的地理和气候让这块美丽肥沃的土地物产丰富,是世界“最高海拔产稻区”,这里所产的特色水稻“老黑谷”,富含高原无污染土壤中各种微量元素。 历史上水稻的种植起源于7000年前的长江中下游区域,但谁也无法说清楚攀天阁的“老黑谷”水稻是从何时由何人在此地开始种下并收获。这里的水稻灌注了高原清泉的甘醇,...
一、东北稻区的水稻品种 东北稻区,这片辽阔的土地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悠久的农业历史而闻名。在这片土地上,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一直备受关注。那么,东北稻区种植的水稻到底属于粳稻还是籼稻呢? 答案是粳稻。东北稻区的水稻品种以粳稻为主,这...
由中国水稻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中国水稻种植区划,将全国稻区划分为6个稻作区。(1)华南双季稻稻作区:包括闽、粤、桂、台平原丘陵双季稻亚区、滇南河谷盆地单季稻亚区和琼、雷、台平原双季稻多熟亚区。(2)华中双季稻稻作区:长江中下游平原双单季稻亚区、川陕盆地单季稻两熟亚区和江南丘陵平原双季稻亚...
总结起来,北方稻区土壤培肥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解决了农田种植过程中存在的难题,还为农田种植技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将这项技术与高产栽培、配方施肥和高效植保等技术相结合,可以构建起一种绿色增产增效的种植模式。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北方稻区农田种植技术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我们的农业产业...